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微生物检验样本采集:如何避免“无效送检”?

微生物检验样本采集:如何避免“无效送检”?

杨佳军 黑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年11月13日 21页 2574 海报 复制链接

生病就医时,微生物检验是查明病因的关键手段,能帮助医生找出引发感染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然而,样本采集环节若操作不当,送检样本就可能成为无效样本,无法提供有效诊断信息,甚至误导治疗。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无效送检”,让每一份样本精准发声呢?

一、认识无效送检:诊断“陷阱”

无效送检指采集的样本无法满足检验要求,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真实感染情况。例如采集咽拭子样本时,若只刮取口腔表面唾液,未深入咽部采集病原体,检测结果就会出现偏差;血培养样本在使用抗生素后采集,药物抑制或杀死微生物,会导致培养不出致病菌,影响医生判断感染源。无效样本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还可能让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二、规范采集流程:关键所在

(一)选对采集时机

采集时机对微生物检验极为重要。血培养应在患者发热初期或寒战发作时采集,此时病原菌在血液中浓度高,易被检测到;腹泻患者需在未使用抗生素前留取粪便样本;尿液培养最好采用清晨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此时尿液细菌浓度稳定、杂质少,能减少杂菌干扰。

(二)严格无菌操作

样本采集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医护人员需穿戴无菌手套、口罩等,使用灭菌容器和工具。采集脑脊液时,对穿刺部位严格消毒。采集伤口样本,先清理表面污垢和坏死组织,再从伤口深部蘸取分泌物。患者留取样本前也要做好清洁,如留取尿液时清洗外阴。

(三)精准采集样本

不同样本对采集量有明确要求。血培养成年人通常采集10-20毫升血液,儿童按年龄体重适当减少;痰液样本要留取深部咳出的痰液,不少于1毫升且避免混入唾液;粪便样本选取含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部分,采集量约蚕豆大小。

三、特殊样本特殊对待:攻克采集难点

(一)厌氧菌样本:“怕氧”的特殊存在

厌氧菌是一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的微生物。采集这类样本时,必须严格隔绝空气。通常会使用专用的厌氧转运瓶,采集后立即将样本注入瓶内,排出空气并密封。比如,在采集深部脓肿的厌氧菌样本时,要用注射器直接刺入脓肿深部抽取脓液,然后迅速将注射器针头插入厌氧转运瓶的橡胶塞中,将脓液注入瓶内,确保整个过程不与空气接触,否则厌氧菌可能因接触氧气而死亡,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二)病毒样本:与时间赛跑的“脆弱者”

病毒样本相对脆弱,容易降解。以新冠核酸检测为例,采集的咽拭子或鼻拭子要放入含有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中,这种保存液能稳定病毒的核酸结构,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被破坏。而且,病毒样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最好在2-4小时内送达实验室,若无法及时送检,需按照要求低温保存,但也不能长时间存放,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妥善保存与快速送检:为样本“保驾护航”

样本采集后,保存和运输环节同样重要。一般来说,常温样本应在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冷藏样本需在4小时内送检。对于一些特殊样本,如脑脊液,需要保持37℃恒温运输,因为低温可能会导致脑膜炎奈瑟菌等病原菌死亡;厌氧菌样本则要始终保持无氧环境。在运输过程中,要使用专门的样本转运箱,确保样本不受挤压、碰撞和温度变化的影响,最大限度保证样本的完整性和微生物活性。

五、患者配合:不可或缺的一环

患者的积极配合是获取有效样本的重要保障。在留取样本前,患者应仔细听取医护人员的指导,了解注意事项。例如,留取粪便样本时,要避免尿液混入,使用医院提供的清洁容器,并在规定时间内送检;留取痰液样本时,要先漱口清洁口腔,然后用力咳出深部痰液。如果患者未能按照要求留取样本,即便样本被送检,也很可能因不符合标准而成为无效样本。

六、结论

避免微生物检验样本的“无效送检”,需要医护人员严格遵守规范的采集流程,把握好每个细节,患者积极配合,按照要求留取样本,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样本保存和运输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微生物检验真正发挥作用,为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可靠支持,守护我们的健康。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