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告别失眠困扰,中医助你一夜好眠

告别失眠困扰,中医助你一夜好眠

梁媚 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2025年02月26日 11页 3114 海报 复制链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已经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常见问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或者睡眠浅、易醒,第二天醒来感到疲惫不堪,这些情况不仅影响生活质量,长期下去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运用中医方法告别失眠困扰,拥有一夜好眠。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认为失眠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的失调。

1.情志失调: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肝主疏泄,肝气不畅则会影响心神,使心神不宁,从而引发失眠。比如,一些人在工作中遇到重大压力或挫折时,晚上就难以入睡,脑海中不断浮现各种事情。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食辛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以及晚餐吃得过饱或过晚等不良饮食习惯,会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就会产生积食、痰热等问题,上扰心神,导致失眠。

3.气血亏虚:身体过度劳累、久病不愈、年老体弱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气血亏虚。心主血,血不养心,就会出现心神失养的情况,进而引发失眠。这类患者往往还伴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

4.心肾不交:心属火,肾属水,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升,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但如果长期熬夜、房劳过度等,会导致肾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亢盛,从而出现心肾不交,引起失眠等症状。

中药调理失眠

中医治疗失眠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证型,医生会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肝郁化火型:表现为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头晕头痛,目赤耳鸣等。可选用龙胆泻肝汤来清肝泻火、解郁安神。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等能清泻肝火,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以防肝火伤阴。

痰热内扰型:症状包括失眠、胸闷、心烦、口苦、痰多等。黄连温胆汤是常用方剂,黄连清热燥湿,半夏、陈皮、茯苓等化痰和中,竹茹清热化痰,共同起到清热化痰、和胃安神的作用。

心脾两虚型:常见于失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面色萎黄等。归脾汤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中人参、白术、黄芪等健脾益气,当归、龙眼肉养血安神,酸枣仁、远志等宁心安神。

心肾不交型:主要表现为失眠、心烦、心悸、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可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交泰丸中的黄连清心火,肉桂引火归元,使心肾相交。

饮食调理失眠

多吃养心安神的食物:如小米,富含色氨酸,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分泌血清素,使大脑思维活动受到暂时抑制,从而使人产生困倦感,有助于入睡。还有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可将百合与莲子、桂圆等一起煮粥食用。

避免刺激性食物:睡前应避免食用咖啡、浓茶、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会兴奋神经,使人难以入睡;辣椒等辛辣食物会刺激肠胃,影响睡眠质量。

适当食用助眠食物:睡前喝一杯温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和钙都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也可以吃一些核桃,核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对失眠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养成固定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在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时间差异。这样可以帮助身体建立正常的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要保持安静、黑暗和凉爽。可以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工具来减少外界干扰。同时,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也有助于提高睡眠的舒适度。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改善睡眠。但要注意运动时间,尽量不要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情志调节失眠

放松心情: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阅读轻松的书籍、进行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比如,在睡前听一些轻柔的古典音乐,让身心在音乐的熏陶下逐渐平静下来。

调整心态: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遇到问题时,尝试换个角度思考,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失眠中医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