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新生儿低血糖: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

新生儿低血糖: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

梁馨文 钦州市钦北区人民医院
2025年01月22日 11页 2342 海报 复制链接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健康问题,其危害深远,必须引起家长和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本文将从新生儿低血糖的定义、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人群提供科学、全面的信息。

一、新生儿低血糖的定义

新生儿低血糖是指新生儿血糖水平低于正常生理范围,一般定义为血糖浓度小于2.2mmol/L。这一现象在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糖尿病母亲的婴儿以及存在缺氧、窒息、感染等高危因素的婴儿中尤为常见。

二、新生儿低血糖的原因

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葡萄糖储存不足: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的肝糖原储存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妊娠最后3个月,糖原储存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因此,这些新生儿出生后容易因糖原耗竭而出现低血糖。

2.母亲因素: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时,胎儿在宫内处于高血糖环境,胰岛素分泌增加。出生后,由于突然脱离高血糖环境,加之胰岛素水平仍然较高,容易导致新生儿低血糖。

3.新生儿疾病:如出生时窒息、缺氧、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溶血等,这些疾病会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4.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糖原储积症、高胰岛素血症、胰高血糖素缺乏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新生儿体内糖代谢的平衡,导致低血糖。

5.喂养不及时:新生儿出生后未能及时开奶或喂养不足,也是导致低血糖的常见原因。

三、新生儿低血糖的危害

新生儿低血糖的危害不容忽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喂养困难:新生儿低血糖可能导致反应差、吃奶差等表现,进而引起喂养困难。而喂养困难又会加重低血糖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2.体温下降:低血糖会导致机体能量供给不足,造成体温下降。如果未能及时纠正,甚至可能引发新生儿硬肿症,进而引起多系统功能损害,如急性肾功能损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

3.生长发育不达标:低血糖会影响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如体重、身长不达标,生长发育迟缓等。这些影响可能持续至婴幼儿期甚至更远,对孩子的整体健康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4.永久性神经损害:新生儿反复发生低血糖,尤其是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或程度较重时,可能导致重要器官永久性损害,尤其是神经系统。大脑组织对血糖的敏感性较高,低血糖会对大脑细胞造成永久性的伤害,进而引起智力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严重降低孩子以后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5.抽搐与昏迷:低血糖严重的婴儿可能会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分娩后数小时到一周内,表现为面色苍白、发冷、哭泣无力、呼吸快或暂停、四肢软弱等。如不能及时处理,严重的低血糖可致死亡。

6.脑瘫风险增加:婴儿的脑组织不能储存葡萄糖,需要依靠持续的血液供应。低血糖导致葡萄糖缺乏时,可引起严重后果,包括智力低下、精神疾病甚至脑瘫等。

四、新生儿低血糖的防治措施

鉴于新生儿低血糖的严重危害,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1.早期监测:对于有低血糖风险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小时内监测血糖,并每隔1~2小时复查,直至血糖浓度稳定。这有助于及时发现低血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及时喂养:对于因喂养不足导致低血糖的新生儿,应尽早开奶或喂糖水等。这有助于补充体内糖原,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3.补充葡萄糖:对于已经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对于顽固性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儿,可加用氢化可的松或口服泼尼松(强的松)等药物治疗。

4.病因治疗:对于由遗传代谢性疾病或内分泌疾病引起的低血糖,应进行病因治疗。如胰高血糖素缺乏症者可肌注胰高血糖素;高胰岛素血症者可用二氮嗪等药物治疗。

5.特殊疗法:对于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需采用特殊饮食疗法或其他特殊疗法进行治疗。

6.避免高危因素:如寒冷损伤等可预防的高危因素应尽量避免。同时,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加强监测和护理,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五、结论

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其危害深远且严重。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知识,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通过早期监测、及时喂养、补充葡萄糖、病因治疗以及避免高危因素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并减轻其危害。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新生儿低血糖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