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那点事儿
嘿,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来聊聊那让人坐立难安的“菊花之患”——痔疮。这玩意儿可不好惹,一不小心就可能让你成为有“痔”之士。
痔疮到底咋来的呢?在咱那神秘的肛门周围,有一圈静脉丛。这静脉丛要是闹脾气,发生瘀血、扩张、屈曲等情况,嘿,那就容易形成一个个小团块。这些小团块要是再不安分,出血、脱出、疼痛啥的症状就都来了,还分成内痔、外痔,要是长到一块儿了,那就成混合痔啦。
这就是让人头疼的痔疮。据说以前就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根据《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的数据,2013—2014 年的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显示,患有肛肠疾病的成年人占总调查人数的 51.14%,其中痔疮的发病率高达 50.28%。可见这痔疮的发病率可不是一般的高。
那哪些人容易被痔疮盯上呢?首先就是久坐久站族,像司机、脑力劳动者等这些长期坐姿的人群,还有教师、外科医生等长期站立的人群。你们想想,这屁股老不挪窝,那静脉能不憋屈嘛。还有“恋厕”族,好多人上厕所的时候就像在度假,看报纸、玩手机,一蹲就是老半天。嘿,这可不行,蹲久了腹内压增加,血液回流受阻就淤积啦,痔疮也就容易找上门。吃货族也得小心,那些喜欢吃烧烤、油炸、海鲜等辛辣刺激发膻食物的,还有长期偏嗜蛋白质、高脂肪、高胆固醇精细食物的,容易引发粪便干结、排便障碍,腹压一增加,痔疮就来敲门了。最后就是妊娠孕妈族,这肚子里的宝宝在妈妈体内慢慢长大,压迫着盆腔静脉,再加上怀孕后分泌素让血管扩张,这双重打击,痔疮就很容易形成。
痔疮都有啥症状呢?便血那是常有的事儿,大便的时候滴血或者厕纸上带血,鲜红色的,少数还跟喷泉似的喷射状出血呢,不过一般能自行停止。还有脱出,轻的排便的时候内痔跑出来,还能自己回去。重的就得用手帮忙塞回去,要是回不去,卡在肛门口,那可就惨了,疼痛难忍。另外,肛门还会觉得不适、潮湿、瘙痒。
这痔疮要是不好好治,危害可不小。痔核从肛门脱出回不去,就会造成嵌顿,局部代谢物积累,水肿加重,恶性循环,最后组织坏死或者嵌顿。还可能诱发贫血,便血久了,失血性休克有可能。而且,便血可是痔疮和直肠癌的共同特征,很多中老年人容易把直肠癌的出血当成痔疮出血,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所以啊,发现便血第一时间赶紧去医院确诊,别把其他严重疾病当成痔疮。
那咋预防痔疮呢?合理安排饮食很重要,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就别吃了,辣椒、胡椒、生姜啥的都拜拜。温热水果也少吃点,龙眼、荔枝、榴莲啥的悠着点。多吃粗粮食物,全麦面包、糙米饭、燕麦片、莲藕、红薯、山药走起来。新鲜蔬菜水果不能少,菠菜、芹菜、西兰花、苹果、香蕉、火龙果安排上。低脂肪食物也不错,鸡肉、鱼肉、豆腐吃起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排便,别给肠胃太大负担,保持消化系统良好规律。每天定时蹲便,培养好习惯,如厕时间别太长,5 分钟以内最好,便秘的也别超过 10 分钟。戒烟限酒那是必须的。多运动,少久坐,让胃肠蠕动起来,加速粪便排出体外。每周运动 3 - 5 次,每次大于 30 分钟。
最后,给大家分享2个防痔小妙招。坐浴,温水就行,别太烫,蹲下把屁股泡进盆里,每次不超过 10 分钟。这就像给屁股泡温泉,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让肛门周围的肌肉放松,疼痛也缓解了。还有提肛运动,吸气,收缩肛门,保持 5 - 10 秒,呼气,放松臀部,放松 5 - 10 秒。每天做 3 - 4 组,每组练习 5 - 10 分钟。想起来就做做,能促进肛门括约肌处的静脉血液循环,有效预防痔疮等肛肠疾病。
这两个防痔疮小妙招简单又实用,只要你持之以恒地坚持做,就能让你的“小菊花”远离痔疮的困扰,让你轻松愉快地享受生活。还等什么呢?赶紧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