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与“肠”的健康守护:胃肠镜健康知识科普
胃肠道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参与营养物质的输送和废物的排泄。因此,了解和保护胃肠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胃肠镜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对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胃肠镜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通过胃肠镜检查来守护我们的“胃”与“肠”。
一、胃肠镜检查的意义
胃肠镜检查是诊断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胃镜检查,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病变情况;而通过肠镜检查,则可以观察到大肠部位的病变情况。这些检查不仅有助于医生对疾病的准确诊断,还能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此外,对于某些胃肠道疾病(如息肉、早期肿瘤等),胃肠镜检查还能进行及时治疗,从而避免病情恶化。
二、胃镜与肠镜的定义及作用
1. 胃镜
胃镜检查是指将胃镜从口腔插入,经过食道到达胃、十二指肠,以观察这些部位是否存在病变。胃镜不仅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还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胃镜检查的适应症包括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胀、痛、胃灼热及反酸等)、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或症状与钡餐检查结果不符者、原因不明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等。
2. 肠镜
肠镜又叫电子纤维结肠镜,是一支细长可弯曲的纤维软管,直径约1厘米,前端装有一个带冷光源的高清摄像头,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直到回盲部,可让医生直观看到肠道内部情况。肠镜检查的适应症包括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低位肠梗阻等,以及大肠息肉、肿瘤等病变的随访复查。
三、胃肠镜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 适应症
(1)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2)原因不明的消瘦、贫血、黑便或柏油样便。
(3)X线钡餐造影或CT、B超检查怀疑胃、食管、十二指肠形态改变或局部增厚等。
(4)既往患有溃疡病、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等病变的患者。
(5)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以及结直肠腺癌、腺瘤样增生的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
(6)有胃肠道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2. 禁忌症
(1)胃镜检查的禁忌症:年老体衰、严重高血压、贫血、冠心病、心肺功能不全者;疑为休克、消化道穿孔等危重病人;口腔、咽喉、食管等急性炎症患者;不合作的精神病人;明显的胸主动脉瘤和脑卒中的病人。
(2)肠镜检查的禁忌症:肛管直肠狭窄、内窥镜无法插入者;有腹膜刺激症状的患者,如肠穿孔、腹膜炎等;肛管直肠急性期感染或有疼痛性病灶,如肛裂、肛周脓肿等;妇女月经期不宜检查,妊娠期应慎做;年老体衰、严重高血压、贫血、冠心病、心肺功能不全者;腹腔、盆腔手术后早期,怀疑有穿孔、肠瘘或广泛腹腔粘连者。
四、胃肠镜检查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1. 胃镜检查前的准备
(1)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以上。如果上午检查,检查前一日建议18点前进食晚餐,之后禁食,检查当日不能吃早餐、喝水。
(2)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药物过敏情况。
(3)检查时需尽量放松,配合医师顺利完成胃镜检查。
2. 肠镜检查前的准备
(1)检查前一天进流食,检查当天禁食。根据医嘱服用清肠药物,如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直至排出清水样便。
(2)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药物过敏情况。
(3)无痛肠镜检查者需家人陪护,且当天禁止驾驶任何类型车辆。
3. 注意事项
(1)检查后需静卧休息,并禁食、禁水一段时间(胃镜2小时后可进温软食,肠镜视情况而定)。
(2)检查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3)取活检或息肉电切除术后,需特别注意卧床休息和饮食调整。
五、如何通过健康生活方式保护胃肠道健康
除了胃肠镜检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保护胃肠道健康。这包括:
(1)注意饮食:三餐要规律,不要饥一顿饱一顿,不要暴食暴饮。
(2)戒烟限酒: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损伤,长期酗酒还可能引起肝脏病变。
(3)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胃肠道功能的老化。运动还可以提高人体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4)注意保暖:肠胃疾病有时是由腹部受凉、受寒引起的,因此平时需要做好腹部保暖工作。
(5)避免滥用药物:很多药物对胃肠都有损伤作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六、结语
胃肠道健康是我们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胃肠镜的相关知识,并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胃肠道疾病。同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进一步保护我们的胃肠道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我们的“胃”与“肠”,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