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成长:肺结核患者的日常护理指南
肺结核俗称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肺部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核病在病变之后,愈合时间很长,而且容易出现反复恶化和播散,有空洞及纤维化形成,会对患者的肺组织和肺功能造成很大的损害,导致气促、乏力等心肺功能下降,同时出现呼吸系统的一些症状,例如大咯血、自发性气胸等,严重影响健康,导致生活质量大大下降。因此肺结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护理工作十分重要,良好的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防止疾病的恶化和传播。肺结核患者的日常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饮食注意事项
肺结核患者需要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保证营养合理搭配,肺结核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应多摄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保证不同营养物质之间的合理搭配,以应对由疾病带来的营养缺失情况。鉴于患者胃肠功能减弱,应尽量进食清淡食物,不可进食太过油腻的食物。在日常饮食安排方面,主食可以选择米饭、面食,保证精瘦肉、牛奶、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的摄入,每日蛋白摄入不少于75g。在维生素补充方面,可通过进食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B、C族维生素;通过进食胡萝卜、西红柿等,补充维生素A;通过进食谷物、坚果等,补充B族维生素等。
中医食疗能帮助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有益于结核病的防治。比如莲子百合煲瘦肉清热、润肺、生津,可用于治疗肺结核及慢性支气管炎;黄精炖瘦肉可补中气、润心肺,用于治疗有咯血症状的肺结核病人。
以下食物为肺结核患者的禁忌:肺结核患者不宜过量进食高糖、高油类食物,此类食物极易致使胃肠不适或引发肥胖,进而影响病情恢复。同时,大部分肺结核患者虚火旺,热性食物极可能让病情恶化,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戒烟酒,切忌摄入易上火生痰、辛辣刺激类食物。另外,肺结核患者应避免进食羊肉、海鲜、腐乳等食物,此类食物可能致使炎症发生或加重。还需要注意的是,结核病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进食茄子容易出现过敏症状,食用无鳞鱼类如金枪鱼、鲐鲅鱼、马条鱼、竹荚鱼、鱿鱼、沙丁鱼等,以及不新鲜海鱼如带鱼、黄花鱼等,淡水鱼如鲤鱼等,在用异烟肼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也易出现过敏症状。
二、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患者应该经常洗手,尤其是在吃饭前和上厕所后。此外,应该定期洗澡,换洗衣物,保持皮肤清洁。每天刷牙,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三、环境卫生
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可以防止病菌的传播。患者的居住环境应该定期清扫,避免积尘。同时,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尽量避免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必须去,应佩戴好口罩,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四、咳嗽礼仪
肺结核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染,引发肺结核的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以空气为传染媒介,当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含有结核菌的痰液变成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当我们吸入后,结核菌便有机会在肺部繁殖,使肺部受到感染。因此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五、居家用药
目前,虽然抗结核药物不断问世,但肺结核患者治疗失败者仍然不少,这主要是因为治疗不正规,有的患者治治停停,一治就是几年;有的治疗1个月,症状一缓解就自动停药。但其实只要按照原则坚持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服药治愈。因此对于肺结核患者,规范的药物治疗是治愈疾病和防止传播的关键。结核病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整个治疗方案分强化期和巩固期两个阶段,患者应遵循医嘱,完成整个疗程的药物治疗。
肺结核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按量服药。治疗需要长期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如果不按时按量服药,可能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治疗效果。若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反馈给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方案,以减轻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