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生活习惯可能增加口腔癌风险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属于头颈部恶性程度最高、危害性最大的肿瘤。在临床中口腔癌包括舌癌、牙龈癌、颊癌、唇癌、软硬腭癌、口咽癌、口底癌、上颌窦癌、中央性颌骨癌等。口腔癌会导致颌面部的畸形,以及发音、咀嚼、吞咽等功能的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预防口腔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研究表明,口腔癌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直接关系。本文旨在科普口腔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并提供预防口腔癌的有效建议。
1. 咀嚼槟榔
槟榔目前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明确列为一级致癌物。长期咀嚼槟榔是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主要原因,同时易对口腔黏膜产生机械创伤,大大增加了患口腔癌的风险。槟榔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和代谢产物,如槟榔生物碱、槟榔鞣质、槟榔特异性亚硝胺等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甚至直接导致癌变的发生。
2.吸烟
据研究证实,烟草至少有70种是已知的致癌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尼古丁、焦油、苯并芘等。这些物质在吸烟过程中被吸入口腔,对口腔黏膜和消化系统产生直接刺激和损害。吸烟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明显高于非吸烟者,且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风险越高。
3.饮酒
酒精是一种有机溶剂,能够溶解口腔黏膜上的脂质保护层,使口腔黏膜变得干燥、脆弱。此外,酒精还可刺激唾液分泌减少,降低口腔的自洁能力,增加细菌滋生和感染的风险。长期饮酒可导致口腔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据现有研究表明,饮酒与口腔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酒精作为致癌物质的溶剂,可促进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在口腔黏膜上的吸收和分布。同时,酒精本身也可能对口腔黏膜细胞产生直接损害。因此,长期大量饮酒会增加口腔癌的发病风险。
4.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时间喝酒、抽烟、喝咖啡、浓茶,以及过度摄入辛辣、烫食、腌制食品、熏烤炸食、甜品等,都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现糜烂、溃疡等症状。长时间的口腔溃疡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形成脓肿或肿瘤,最终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此外,不良饮食习惯还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缺乏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从而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口腔黏膜更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这也会增加口腔癌的发病风险。
5.口腔卫生不佳
口腔卫生不佳时,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在牙齿表面和牙缝中滞留,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繁殖,就会形成牙菌斑。牙菌斑是口腔内细菌的主要栖息地,如果不及时清除,它会不断增厚并钙化,最终形成坚硬的牙结石。牙结石不仅影响牙齿的美观,还会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长期存在的口腔慢性炎症是口腔癌的重要诱因之一。慢性炎症会导致口腔黏膜细胞反复受损和修复,增加细胞突变和异常增生的风险。此外,慢性炎症还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炎性因子,这些炎性因子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因此,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和治疗口腔慢性炎症对于降低口腔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6.其他的危险因素:
(1)长时间阳光暴晒
强烈紫外线可能对口腔和皮肤造成损伤,增加口腔癌风险。户外活动时需采取防晒措施。
(2)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或不良饮食习惯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放射线)可能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应尽量避免接触,并采取防护措施。
那该怎么预防口腔癌的发生呢?首先就是要戒除烟酒、槟榔,其次,平衡饮食,避免刺激的饮食损害口腔黏膜。最后,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是口腔保健最简便、最经济、最实用的方式。推荐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三分钟,使用含氟牙膏,并结合漱口、牙线等保持口腔卫生。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定期至医院接受医生的检查或治疗,这对于疾病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