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毒物的“清道夫”:血液净化在中毒救治中的角色

毒物的“清道夫”:血液净化在中毒救治中的角色

康清铕 慈利县人民医院
2024年08月14日 44页 1709 海报 复制链接

血液净化俗称为“洗血”,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一种特定的血液净化装置,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一定程序清除体内某些难以自行排出的代谢废物或有毒物质,再将洗净的血液引回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临床急救工作中,常常面临中毒患者的救治挑战。体内毒素堆积或是药物过量导致中毒的情况,以往临床多采用洗胃、利尿、解毒药物以及对症治疗的方法急救,但对于服药量大、吸收量多、治疗较晚、病情危重的患者,以上措施往往疗效不佳,需要采用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急救。选择合适的血液净化技术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至关重要。接下来将会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血液净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一、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一种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用于清除体内的废物、毒物和多余的水分,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是最常使用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也可用于治疗药物或毒物中毒。血液透析的原理是通过透析器中的半透膜,使得废物、毒物和多余的水分从患者的血液中转移到透析液中。透析液是一种特殊配制的溶液,其成分和浓度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进行调整。在透析器内,血液和透析液通过半透膜作用,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因浓度梯度和渗透压的差异而被移除。最后,被净化后的血液会返回患者体内。

能通过透析膜的药物或毒物,比如巴比妥类、副醛、利眠宁、水合氯醛、异烟肼、砷、汞、铜、氯化物、溴化物、硼酸、那霉素、氨、内毒素等,所致的急性中毒均可施行血液透析治疗。

二、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系统,通过灌流器中的吸附剂 与体内待清除的代谢产物、毒性物质以及药物间的吸附结合,从而清除有害物质以净化血液,然后再回输体内。血液灌流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吸附剂类型。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树脂、免疫吸附剂等。其中免疫吸附是通过使用特定的吸附剂,去除患者体内的特定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和毒物,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并改善其病情。

血液灌流能有效去除血液中的肌酐、尿酸、中分子物质、酚类、胍类、吲哚、有机酸及多种药物,但不能去除尿素、磷酸盐、水分及电解质。因此血液灌流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血液滤过

血液滤过是一种类似于血液透析的血液净化方法,在滤过过程中,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会被排出体外,而滤过后的血液则会重新输送回患者体内。血液滤过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可以更有效地清除一些较大分子的废物和毒素。相较于传统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能够更彻底地去除体内积聚的毒素和废物,提高身体的整体代谢和功能。

血液滤过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的清除略逊于血液透析,但对较大分子物质比如微球蛋白、细胞因子的清除,以及纠正水、电解质及酸中毒,优于血液透析。临床上通常将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四、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分为单膜血浆置换和双膜血浆置换,单膜血浆置换是将全血引流出来以后,通过一个血浆分离器,血细胞与血浆会被分开,有用的血细胞会回输到患者体内,带有致病物质的血浆则被丢弃,后续再输入新鲜的正常的血浆成分,从而达到减少病理损伤,减轻疾病的目的。另外一种双膜血浆置换,区别在于分离出来的血浆并不丢弃,而是另外通过一个吸附装置,除去有毒成分以后,再把血浆回输到人体当中,这种模式就不需要另外补充新鲜血浆。

血浆置换适用于多种中毒,毒蕈碱中毒、毒蘑菇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药物中毒、毒鼠强中毒、急性重金属中毒(如砷化氢中毒)、毒蛇咬伤中毒以及食物中毒等。出现上述情况,只要临床诊断明确,就应尽快行血浆置换,以便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不论毒素是与蛋白质、血脂结合,还是溶解在患者的血浆中,血浆置换都可以直接将毒素清除,尤其是与蛋白质、血脂结合的毒素,效果更佳。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血液净化血液透析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