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绵绵中医情,治疗高血压

绵绵中医情,治疗高血压

王楚仪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2025年03月12日 28页 1301 海报 复制链接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相关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被公认为是重大的健康问题,给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

中医认为,高血压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过劳、体弱年迈、压力堆积等因素有关。而导致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有4种,包括肝阳上亢、痰湿、血瘀和肝肾阴虚。在中国,高血压相当普遍。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数估计为2.45亿。15 至 84 岁人群的总体高血压患病率为 29.5%。高血压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高血压为收缩压≥130 mmHg和/或舒张压≥80 mmHg。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在记录或测量血压时被意外诊断。在现代临床医学引入之前,中医一直是历史上主流的治疗方法。

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医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如针灸、按摩和气功,已被全球接受。初步科学研究和SR结果指出,中药在降血压、降低中医辨证分(TCM- ssd分)、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等方面显示出潜在优势。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方法。中医治疗方法有:食疗、针灸、手工疗法和草药。

首先,采取针灸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提高血流动力学,同时还可以控制血压上升。中医师采取了针刺风池、足三里、曲池、太冲等穴位的方式,帮助患者降低收缩压、舒张压。 温针灸、平衡针灸、针刺特殊穴在降压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其次,中草药中有一些被认为具有降血压作用的药材,如天麻、龙骨、牛膝等,常被配制成中药方剂。有的中医从高血压的病机入手,为了滋阴潜阳,平肝熄风,用天麻钩藤饮与杞菊地黄汤联合干预,效果不错。这类的例子还有一些,有的用降压效灵煎进行干预,组方中有黄芩、菊花、天麻、钩藤等。治疗高血压的方剂由下列原料组成:成分为夏枯草8-10克,桂子28-35克,菊花13-18克,桃仁8-2克,洋葱20-30克。、茯苓5-8克、甘草5-6克、姜片10-15克、玉米丝45-55克、天麻7-9克、芹菜20-25克。该治疗高血压的配方合理,既能降低血压又能稳定血压,血压降低后不易反弹。同时具有药用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疗效显著等优点。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研制的中药制剂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和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最后,为了降低高血压,食疗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医建议减少盐的摄入,限制脂肪的摄入,多吃山楂、莲子、大蒜等健康食品。高血压患者应少食用各种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板鸭等。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日常生活、饮食和情绪的调整对于预防和调节高血压非常重要。充足的睡眠、避免紧张的精神情绪和适当的体育活动都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所不可或缺的。

然而,控制高血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坚持长期煎药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医院将提供高质量的中医服务,包括住院、日间、门诊和社区服务。此外,中医医院将与现有的中西医医疗服务提供者建立转诊制度,并且加强合作。

中医的优势在于寻根辨病,对症下药,因人而异,从根本上调节人体体质,治疗方法多,治疗效果好。中医的四种诊断方法是数、闻、问、切。通过目测观察患者气血、气色、舌苔、身体分泌物等有无异常,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中医具有寻根辨证的特点,治疗效果好,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中医从根本上调节人体的体质,将人体体质调整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处方正确的药物,因人而异,可以更好地帮助高血压患者。根据症状,药物的剂量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对症治疗。中医治疗高血压,要求找到疾病的根源,从根本上消除疾病,使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中医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也有一些缺点。

1.中医通过调节人体平衡来治疗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疾病的本质”,但不解决疾病的具体特征;

2.中医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极其薄弱,对中药毒副作用的认识不足。这一点在近年来屡屡发生的中药中毒事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附子引起的中草药中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中医高血压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