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药,到底会不会成瘾?
止痛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毕竟,从小到大,谁还没“痛”过呢?我们知道疼痛是由身体受到有害刺激或损伤时产生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同时他也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我们来做个选择题:当遇到难以忍受的疼痛,你会怎么做?(A、大声喊出来;B、强忍住,“挺”过去;C、就诊,开了止痛药,但不想/不敢吃;D、就诊,开了止痛药,按医嘱吃。)估计相当一部分人会选B或C,其实,很多人对吃止痛药是有所顾虑的。据调查,人们抗拒吃止痛药的原因不外乎两种:副作用大、怕上瘾,周围还有很多人劝说:“多喝热水就好了,这点痛吃什么药啊!”
其实当疼痛来临,止痛药是非常“有用武之地”的。可是,问题来了——止痛药,你真的会正确使用吗?止痛药真的有成瘾性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止痛药都有哪些呢?止痛药一般分为这几类,第一种叫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俗称消炎止痛药。比如我们常见的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依托考昔等等;第二类,对乙酰氨基酚;第三类中枢性镇痛药,比如吗啡、哌替啶,也就是大家所担心的真正有成瘾性的止痛药。这类药确实存在成瘾性和耐受性的不良反应,但它属于国家规定的特殊管理药品,相比普通处方药监管得更加严格,实际上较难买到,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日常会接触到这类药。另外还有一些肌肉解痉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也有止痛效果,这些都可用于辅助止痛。
今天主要跟大家聊的是日常使用最多的两类,消炎止痛药与对乙酰氨基酚。对于常见的慢性钝痛如关节炎、肌肉疼痛、牙痛、痛经等都具有较好的止痛作用;那么两类止痛药吃了会上瘾吗?别担心,我在这里告诉大家,这两类止痛药没有成瘾性。不是所有的止痛药都会上瘾,真正有成瘾性不良反应的是中枢性镇痛药,但它们属于国家规定的特殊管理药品,比普通药品管控得更加严格,实际上很难买到。所以大家日常用到消炎止痛药或对乙酰氨基酚时不用担心成瘾问题啦。再也不要因为害怕而默默忍痛了。
又有人就问:“药师,那我要是一出现疼痛,就自己买止痛药吃可以吗?”药师的回答是:不可以。药师通常建议不要盲目过早服用止痛药。因为止痛药只是缓解了疼痛的感觉,而疾病并没有消失。贸然使用止痛药,可能会掩盖病情。正确的做法是当第一次出现疼痛时,到医院查明病因,医生判断吃止痛药利大于弊,您就应该按医嘱使用。
很多人有家庭药箱,药箱里可以居家常备哪些止痛药呢?
在不影响对症治疗的情况下,可使用止痛药,尤其是非处方药。下面告诉大家几个非处方止痛药,大家可以准备起来。
布洛芬。最常见的消炎镇痛药,用于头痛、牙痛、痛经、肌肉疼痛、关节痛等。儿童、成人均可服用。使用前注意看说明书,不可超量服用,药量加倍并不能效果“加倍”。不良反应有过敏、哮喘、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胃出血等。
对乙酰氨基酚。适应症与布洛芬相似,常见不良反应是各种胃肠不适,但超剂量服用可引起严重肝肾损害。提醒大家这两个药建议饭后服用可减轻对胃肠的副作用。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损害患者慎用。同时特别注意:对于经常发作的慢性疼痛患者,建议按时规律吃药,而不是痛时才吃。
双氯芬酸钠二乙胺乳胶剂或双氯芬酸钠凝胶。这是外用药,用于缓解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疼痛。提醒大家,外用制剂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注意在破损皮肤或感染性创口上千万不能用哦。
止痛药虽好,但不能滥用,药师提醒大家,止痛药不能长期大量使用,也不要为了快速止痛同时服用几种相同类型的止痛药,比如多种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不可同时服用。最重要的是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疼痛,不宜擅自服用,及时就诊。“不滥用,也不惧怕”是对待止痛药的正确态度。当疼痛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配合止痛治疗,食欲、睡眠、精神状态会更好,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我们关注健康科普,不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人,你的提醒可以让他们避免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