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倒流的“隐形杀手”

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倒流的“隐形杀手”

闵明 来复镇中心卫生院
2025年03月26日 25页 2253 海报 复制链接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被一种看似普通却暗藏隐患的疾病困扰,那就是反流性食管炎。它常常以“烧心”“反酸”等症状悄然出现,初期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消化不良。然而,胃酸长期反流不仅损害食管黏膜,更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包括咽喉炎、慢性咳嗽,甚至食管癌。因此,反流性食管炎并非简单的胃酸倒流,而是危害不可忽视的“隐形杀手”,需要我们提高警惕,科学认识与防治。

一、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炎症的常见疾病,其症状多种多样,典型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和反酸,尤其在饭后、平躺或弯腰时更为明显。这种烧灼感常从上腹部向胸口甚至咽喉部蔓延,常被患者形容为“火烧心”。反酸是另一常见症状,即胃酸上涌到喉咙或口腔,伴有酸味或苦味,严重者会影响进食欲望,甚至出现恶心感。此外,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吞咽困难、咽喉异物感、声音嘶哑、咳嗽或哮喘样症状,尤其在夜间加重,容易被误诊为呼吸道疾病。部分患者出现胸痛,性质类似心绞痛,需与心脏疾病鉴别。由于胃酸长期刺激食管黏膜,患者还可能感到食道有轻微疼痛、灼热,或饭后上腹部不适。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呈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容易影响睡眠和情绪,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若长期不加干预,还可能引起食管黏膜糜烂、出血,甚至发展为巴雷特食管或食管癌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应及早就医明确诊断,合理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以防病情恶化。

二、反流性食管炎的危害

反流性食管炎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带来一系列危害,不容忽视。首先,胃酸和胃内容物反复刺激食管黏膜,会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现溃疡和出血,长期如此可引发食管狭窄,导致吞咽困难,影响正常饮食。其次,胃酸反流还刺激咽喉、气管,导致慢性咳嗽、声音嘶哑、咽喉不适,甚至诱发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部分患者夜间反流严重,胃酸易进入气道,引发吸入性肺炎,危及生命。反流性食管炎若发展为巴雷特食管,则增加食管腺癌的风险,属于癌前病变,需要定期监测与干预。慢性反流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睡眠障碍、情绪低落,甚至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反流性食管炎不是小病,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早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三、如何预防反流性食管炎

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减少胃酸反流的诱因。应避免过量进食,尤其在晚餐时不宜吃得过饱,更不要饭后立即躺下,建议饭后至少等待2小时再平躺或睡觉。同时,应避免辛辣、油腻、油炸、高脂食物以及巧克力、咖啡、酒精、浓茶、碳酸饮料等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合理安排三餐,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保持良好体重,避免肥胖,因腹压升高会加重胃食管反流。睡眠时可以适当抬高床头15至20厘米,利用重力减少胃内容物反流。戒烟限酒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因为烟草和酒精会削弱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加重反流。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减轻精神压力,对胃肠功能的正常运作也有积极作用。对于易反流人群,如有反复烧心、反酸等症状,应及早就医,遵医嘱用药并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炎症发展为更严重的并发症。通过科学预防和生活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风险,维护胃食管健康。

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虽常被视为“小毛病”,但其带来的健康威胁却可能是深远的。长期忽视不仅会导致食管黏膜反复受损,还可能引发呼吸系统问题,甚至癌变风险。要有效应对这一疾病,必须从日常做起,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减轻精神压力,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只有重视胃食管健康,才能远离胃酸反流带来的困扰与伤害,让生活重归轻松与舒适。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反流性食管炎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