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小儿发生烫伤后怎么办?如何急救及预防

小儿发生烫伤后怎么办?如何急救及预防

邵洁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5年03月26日 2363 海报 复制链接

小儿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喜欢触摸和探索未知事物,尤其是热水瓶、热汤、电热器等高温物品,容易成为他们的“目标”。 对高温物品的危险性缺乏认知,烫伤就成了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尤其是在家中,热水、热汤、电热器等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危险源。由于小儿的皮肤娇嫩,烫伤后往往比成人更严重,因此家长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烫伤的急救及预防措施,帮助家长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一、小儿烫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常见原因

热水烫伤: 家长有时会将热水瓶、热汤等物品放在孩子能够触及的地方,或者未及时关闭电热器、电熨斗等高温电器。热水瓶、热汤、热茶等高温液体是导致小儿烫伤的主要原因。热物接触:如电热器、暖气片、热锅等高温物体接触皮肤。蒸汽烫伤:热水壶、蒸锅等产生的蒸汽也可能造成烫伤。化学烫伤:家用清洁剂、酸碱溶液等化学物质接触皮肤。电击烫伤:电器线路老化,小儿触电或接触高温电器导致的烫伤。

二、小儿烫伤后如何正确判断严重程度呢?我们就要从烫伤的深度和面积来区分:

Ⅰ度烫伤:仅伤及表皮,皮肤发红、疼痛,但无水泡。通常在一周内自愈。

Ⅱ度烫伤:伤及真皮层,皮肤出现水泡,疼痛明显。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可能留下疤痕。

Ⅲ度烫伤:伤及皮下组织,皮肤呈白色或焦黑色,痛觉消失。需要紧急就医,可能需手术治疗。

如若患儿Ⅱ度烫伤 15%,或Ⅲ度烫伤 10%,也算是严重;如果是Ⅰ度的烫伤,达到了全身的 5%,则需要进行全身治疗。如果患儿的脸、眼、外阴部达到Ⅱ度以上的烫伤,虽然面积只有 1%以上,也需要进行住院治疗。

三、小儿发生烫伤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进行创面立即冷却,冷水冲洗烫伤部位,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处至少20-30分钟,水温不宜过低,避免使用冰水或冰块,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如果烫伤部位不方便冲洗,可以将伤处浸泡在冷水中。如没有流动冷水可以用冷水干净毛巾湿敷创面,减轻患儿的疼痛。

2、移除衣物和饰品,小心轻轻脱掉伤处的衣物和饰品,如果衣物粘附在皮肤上,不要强行撕下,应剪掉周围部分。同时避免摩擦即脱衣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摩擦伤处引起小儿的疼痛。

3. 保护伤口,覆盖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伤处,避免使用棉花等易粘连的材料。如创面起水泡避免水泡破裂,不要自行挑破水泡,以防感染。

4. 患儿Ⅰ、Ⅱ烫伤创面较浅,疼痛感明显,需及时止痛,可以给小儿服用适量的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但需遵循药品说明和医生建议。

5. 小儿的抵抗力较低,烫伤后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加重伤情。烫伤后保持创面清洁,避免触碰创面,防止感染。不要随意涂抹牙膏、酱油、黄油等非医用物品,这些物品可能导致感染或加重伤情。

6. 患儿,如果烫伤面积大、深度深,或伤及面部、手、脚、关节等部位,应立即就医。化学或电击烫伤则需立即就医。

7. 后续按医生建议创面敷料包扎,根据敷料渗出情况定时换药,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观察感染:留意红肿、流脓等感染迹象,及时就医。

四、注意事项

1. 患儿烫伤面积较大时避免长时间冷水冲洗,防止体温过低,及时就医避免创面渗出较多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化学烫伤患儿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2. 患儿烫伤后因创面疼痛会哭闹,家长应保持冷静,安抚孩子情绪。同时烫伤不仅对患儿身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引发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情绪,家长应及时关心关怀患儿,分散患儿注意力。

 五、预防小儿烫伤的措施

烫伤预防胜于治疗,需要家长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采取以下措施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小儿烫伤的发生:

1. 远离热源:将热水瓶、热汤、热茶等高温物品放在小儿无法触及的地方。使用带有安全盖的热水杯,避免小儿打翻。

2. 在厨房、浴室等高温区域安装防护栏,防止小儿进入危险区域。可以使用防烫水龙头,避免水温过高造成烫伤。

3. 通过绘本、动画等方式,教导小儿认识高温物品的危险性。不要随意触碰热水瓶、电热器等物品,增强安全意识。

4. 检查电器:定期检查家用电器的安全性,避免电击烫伤。

六、总结

小儿烫伤是常见的家庭意外,通过了解小儿烫伤的原因和特点,家长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烫伤的发生。同时,家长应加强预防措施,提高警惕,营造安全的家居环境,并教育小儿认识危险,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家长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小儿烫伤,保障孩子的安全与健康。让他们远离烫伤的危险,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小儿烫伤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