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早期介入的重要性”:为何偏瘫康复越早开始越有效?

“早期介入的重要性”:为何偏瘫康复越早开始越有效?

文皓 江油市九〇三医院
2025年03月26日 2355 海报 复制链接

偏瘫,也称为半身不遂,是一种因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常见后遗症,表现为一侧肢体(包括上肢和下肢)的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它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康复治疗是帮助偏瘫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早期介入”的理念在偏瘫康复中尤为关键。那么,为什么偏瘫康复越早开始越有效呢?

一、什么是偏瘫?

偏瘫是由于大脑半球的损伤,影响了对侧肢体的运动控制。根据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偏瘫的表现各异,轻者表现为肢体无力、动作笨拙,重者则完全丧失运动能力。除了运动障碍,患者还可能出现感觉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问题。

二、偏瘫康复的目标

偏瘫康复的目标并非仅仅是恢复肢体力量,而是要:

(1) 改善运动功能:提高肢体力量、协调性、平衡能力,改善步态,使患者能够完成日常生活动作。

(2) 改善感觉功能:减轻感觉障碍,提高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预防受伤。

(3) 缓解疼痛和痉挛:减轻肌肉痉挛和关节疼痛,提高舒适度。

(4) 预防并发症:预防关节挛缩、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5)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使患者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

(6) 改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适应新的身体状况,克服心理障碍,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7) 重返社会:帮助患者恢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能力,重新融入社会。

三、早期介入的优势

“早期介入”是指在疾病发生后尽快开始康复治疗。对于偏瘫患者,通常指在发病后数天至数周内开始。早期介入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

(1) 神经可塑性最大化: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即大脑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改变其结构和功能。脑损伤后早期,大脑的可塑性最强,此时进行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元的连接和重塑,使未受损脑区代偿受损脑区的功能,从而改善运动和感觉功能。

(2) 预防继发性损害:长期卧床或缺乏活动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骨质疏松、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早期康复可以预防这些继发性损害,为后续康复创造更好的条件。

(3) 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偏瘫患者由于神经损伤,容易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如痉挛、联合反应等。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异常模式会固化,影响功能恢复。早期康复可以帮助患者抑制异常模式,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

(4) 改善心理状态:偏瘫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早期康复可以帮助患者重拾信心,积极面对生活,改善心理状态。

四、早期介入的具体措施

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应包括:

(1) 体位管理:采取正确的卧位、坐位和站位,预防关节挛缩和压疮。

(2) 关节活动度训练: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运动或主动辅助运动,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3) 感觉刺激:对瘫痪肢体进行各种感觉刺激,如触摸、按摩、冷热刺激等,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

(4) 运动控制训练:进行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步态训练等,提高运动控制能力。

(5)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训练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6)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其积极参与康复治疗。

五、康复治疗的原则

偏瘫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 循序渐进:康复训练应从简单到复杂,从被动到主动,逐步提高难度。

(3) 持之以恒:康复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 主动参与: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发挥主观能动性。

(5) 综合康复:康复治疗应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全面提高患者的功能。

六、 总结

“早期介入”是偏瘫康复的关键。越早开始康复治疗,越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神经可塑性,预防并发症,抑制异常运动模式,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偏瘫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尽早接受康复治疗,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争取早日恢复功能,重返社会。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偏瘫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