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护理有妙招
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通过人工装置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进行滤过,去除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再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回体内。然而,血液透析过程会干扰人体生理平衡,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造成不可避免的危害。因此,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而科学护理是预防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妙招,帮助患者提高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一、血液透析护理的重要性
血液透析作为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其效果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然而血液透析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有效的血液透析护理对于患者而言至关重要,不仅能够确保透析效果的最大化,帮助患者有效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减轻肾脏负担,还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除此之外,合理且细致的血液透析护理还能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
二、血液透析的护理小妙招
1.合理搭配饮食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应以高热量、优质蛋白、低磷、低钾、低盐、低脂为原则。患者应适量摄入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1.0—1.2g/(kg·d),以满足身体需要。同时,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等,以避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此外,患者还应严格控制钾的摄入,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橘子等,以降低由于钾摄入过多而引发心律失常的可能。另一方面,血液透析患者还需要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若摄入过多的水分会导致透析期间体重增加过多,从而诱发心力衰竭。
2.保护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保护好血管通路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透析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并避免在透析侧肢体进行血压测量、采血等操作,以避免血管的损伤与感染的发生。在透析后,压迫穿刺点的时间要适当,避免出血和血栓形成。此外,患者应定期进行B超检查,明确血管通路的流量是否能达到透析的需要,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处理。
3.规律透析与每日监测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规律透析,不得随意更改透析时间和次数。透析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躁动导致透析不充分或意外发生。透析后应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在规律透析的同时,患者还需要每天监测体重和血压,以确保身体状况稳定。者需每天按同一种状态(如空腹、排空大小便、穿同样的衣服)测量体重并进行记录,透析期间体重的增长不应超过干体重的5%。在血压监测方面,患者应至少在早、中、晚、睡前测量4次血压,并按时规律服用药物。避免人为造成血压的不平稳。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血液透析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稳定与控制。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任何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的行为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患者应对常见药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例如,某些降压药物可能会引起低血压,而抗凝药物则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一旦出现药物副作用的迹象,如头晕、恶心、出血等,患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联系医生寻求帮助。
5.规律作息与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休息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的运动,以维持身体的最佳状态。低强度的活动,如散步、太极等,不仅能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促进心肺功能,改善心理状态。然而,在运动时的穿着要舒适,避免过紧或过松的衣物影响血液循环。另一方面,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从而预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6.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常常面临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因此,做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既然已经开始了透析生活,那么透析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患者要学会接受,与透析“和平相处”。患者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家人、朋友、医护等的共同努力下,获得良好的生活状态。此外,患者可以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如肾友会等,与其他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携手并进,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美好。通过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三方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血液透析患者打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