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心内科常用药大全!教你如何正确服用与监测

心内科常用药大全!教你如何正确服用与监测

郭燕红 简阳市人民医院
2025年06月18日 22页 1793 海报 复制链接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合理用药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心内科药物种类繁多,服用方法与监测指标各不相同,稍有疏忽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提醒的是,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服用时间和注意事项,如晨起服用的降压药、餐后服用的他汀类药物等,正确掌握这些细节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梳理心内科常用药的"用药指南",助您科学管理心血管健康。
一、降压药

降压药是心内科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压,如利尿剂通过排钠排水降低血容量,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钙通道阻滞剂扩张血管,ACEI/ARB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服用降压药时,需定时定量,避免漏服或随意调整剂量。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建议早晨服用,短效药物如卡托普利则需根据医嘱分次服用。用药期间,需定期测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Hg,并定期复查心电图、肾功能、血脂等指标。此外,还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以免减弱降压效果。
二、降脂药

降脂药以他汀类为代表,能够降低LDL-C,稳定斑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服用他汀类药物时,需固定时间服用,避免漏服。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可于一天内任一时间服用。用药前需检查基线氨基转移酶、CK、肌酐和尿常规,用药期间如出现肌肉症状、疲劳或虚弱,需及时复查。LDL-C需控制在目标值以下,同时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肌酶,避免与贝特类、烟酸等药物联用,以免增加肌病风险。
三、抗心绞痛药

抗心绞痛药如硝酸甘油,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时,需舌下含服,坐位或半卧位,避免直立性低血压。心绞痛发作时,可每5分钟含服1片,直至疼痛缓解,15分钟内不超过3片。用药期间需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有无减少,并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同时,需避免与西地那非等药物联用,以免增加低血压风险。
四、抗凝药

抗凝药如华法林,能够抑制凝血因子合成,预防血栓形成。服用华法林时,需每天固定时间服用,避免漏服或随意调整剂量。同时,需保持饮食稳定,避免大量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用药期间需定期查INR(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目标为2.0-3.0。此外,还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某些抗生素、抗真菌药等药物联用,以免影响药效。用药期间还需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
五、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能够治疗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服用胺碘酮时,需每天固定时间服用,避免漏服或随意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肺部CT,因胺碘酮可能引起肺纤维化等不良反应。同时,需定期查心电图,评估心律失常控制情况。此外,还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某些药物联用,如地高辛等,以免增加中毒风险。
六、用药误区澄清

在用药过程中,还需澄清一些误区。如血压正常就停药的问题,高血压需长期用药,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增加心梗、脑梗风险。再如他汀伤肝不敢吃的问题,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转氨酶轻度升高,但严重肝损伤罕见,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还有抗凝药会出血不敢吃的问题,医生会评估出血与血栓风险,规范用药下严重出血发生率低,收益远大于风险。
七、结语

总之,心内科药物是心血管疾病的“双刃剑”,用对是良药,用错是毒药。患者需牢记“遵医嘱、定期查、不擅自停药”三大原则,家属也应协助监督用药。每一次正确的用药与监测,都是对心脏的呵护。患者应养成记录用药反应的习惯,如出现头晕、瘀斑、心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则需根据患者年龄、肝肾功能、合并症等动态调整方案。只有医患共同努力,才能让药物真正成为守护心脏健康的“利器”。愿每位患者都能与药物“和平共处”,享受健康生活。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心血管疾病常用药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