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困扰老年人的便秘,中成药该如何选?

困扰老年人的便秘,中成药该如何选?

廖玉婷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
2025年05月14日 17页 2744 海报 复制链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出现的一大身体问题就是便秘,便秘很常见,但是又很难,为什么说很难?因为有些病人吃西药不管用,喝乳果糖喝了一瓶,也没有看见大便下来,最后只能用开塞露,生活质量差,有的严重的便秘甚者可威胁生命(肠梗阻),什么是便秘?便秘是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周期延长(每周排便<3次),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但排便不畅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跟便秘相关的疾病有哪些呢?功能性疾病主要包括功能性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包括结直肠肿瘤、肠腔梗阻或狭窄、肛裂、内痔、直肠脱垂、肛周脓肿等,还可包括其他神经系统及肌肉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等。

古代医学方面: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将便秘划分为6种类型分别为热秘、寒秘、气秘、气虚秘、阳虚秘、血虚秘;到了清代张璐在《张氏医通》中将便秘划分为7种类型分别为冷秘、热秘、虚秘、实秘、风秘、气秘、痰秘。

在中医理论中,便秘可分为多种证型,市场上有很多治疗便秘的中成药,怎么能够正确的选择中成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在没有学中医的基础上,能不能让这些中成药为我所用呢?怎么根据具体体质和症状进行辨别呢? 选了这些药我应该怎么吃呢?

最主要辨别虚与实、寒与热:虚是哪方面的虚?为气、血、阴、阳的亏虚,实主要说的是实邪,则为气机郁滞、由肠胃积热或阴寒凝滞。

1.热秘(胃肠积热)

症状可见:大便干硬如羊屎、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心烦不安、面红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或焦黄起芒刺。  

   中成药:

①麻仁丸(麻子仁丸):口服。一次 6g,一日 1-2 次;润肠通便,适用于肠燥便秘。  

   ②麻仁润肠丸:口服,一次6g-12g,一日2次;润肠通便,用于胃肠积热兼津液不足。  

2.气秘(气滞便秘)

   症状可见:排便困难、腹胀明显、嗳气打嗝频作、胁肋胀痛、肠鸣矢气、情绪不畅时加重,舌苔薄白或薄黄或薄腻,脉弦。  

   中成药:  

   ①木香槟榔丸:口服,一次3-6g,一天2-3次;行气导滞,适合气滞腹胀的便秘。  

   ②四磨汤口服液:口服,一次20ml,一天3次;顺气降逆,缓解气滞型便秘。

③枳实导滞丸:口服,一次 6-9克,一日 2 次。消积导滞、清利湿热。用于饮食积滞、湿热内阻所致的脘腹胀通、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

   ④厚朴排气合剂:口服,用于手术后 6 小时、10 小时各服一次,每次 50ml。行气消胀,宽中除满。用于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症见腹部胀满,胀痛不适,腹部膨隆。 

3.气虚秘

   症状可见: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汗出气短、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

   中成药:

芪蓉润肠口服液:口服,一次 20 ml(1 支),一日 3 次,益气养阴,健脾滋肾,润肠通便。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大肠失于濡润而致的虚症便秘。

4.血虚秘  

  症状可见:大便干结、面色无华、皮肤干燥、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中成药:

五仁润肠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滋阴养血,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肠燥便秘。  

5.阳虚秘

  症状可见: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四肢不温、面色㿠白、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小便清长,舌脉:舌淡、苔白,脉沉迟或

沉弦。  

   中成药:  

   苁蓉通便口服液:口服,一次 10-20 ml,一日1次,睡前或清晨服用。温阳通便,用于适合老年阳虚便秘。  

  6. 阴虚秘

症状可见:大便干结、便如羊粪、口干少津、形体消瘦、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红赤、潮热盗汗、心烦少眠,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成药:  

   滋阴润肠口服液:口服,一次 10-20 ml,一日2次。养阴清热,润肠通便。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大便干结口干咽燥。

还有一些中成药,针对于辨证比较复杂,虚实夹杂证候,但是老年人又常用的中成药有哪些呢?

便通胶囊:症状可见:大便秘结或排便乏力、神疲气短、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口服,一次3粒,一日 2 次。健脾益肾,润肠通便。用于脾肾不足,肠腑气滞所致的便秘。

当归龙荟片/胶囊:症状可见:大便不通,耳聋、耳鸣、耳内生疮、胃肠湿热、头晕牙痛、眼目赤肿,舌红苔黄,脉弦数;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清肝明目,泻火通便。用于肝胆实热所致便秘。

降脂通便胶囊:症状可见:大便秘结、腹胀纳呆、形体肥胖、气短肢倦等症;一次 2-4 粒,一日2次。泻热通便,健脾益气。用于胃肠实热、脾气亏虚所致的便秘。

通用调理建议

1.良好的排便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  

   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如芹菜、燕麦)、多饮水,避免辛辣油腻。  

   按摩:顺时针揉腹(每日10分钟)促进肠道蠕动。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嘱其自然放松,用手的大鱼际肌或小鱼际肌在患者脐周10cm范围内沿顺时针方向按摩,手指施加力量以轻推、揉捏为主,力量较轻,速度较慢,每次10-15min,每天早晚各1次。

习惯:定时定点去厕所排便,没有便感也要去,养成排便习惯,让肠道也养成习惯,避免久坐。

2. 注意事项:  

   中成药需辨证使用,长期便秘或伴严重症状(如腹痛、便血)应及时就医。  含大黄、番泻叶的泻药(如通便灵胶囊)不宜长期服用,若症状复杂或自行用药无效,建议进一步医院就诊个体化辨证论治。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