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童年,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健康无忧成长
从去年开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骤增,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痛苦,给家长带来焦虑。所以家长们了解其预防与治疗知识,对于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下呼吸道感染病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是我国及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亦不少见。本病全年均可发病。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这种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儿童、青少年、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者、有基础病者和吸烟者等人群。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在空气流动性差、人员接触密集的环境下会增高。该病症的潜伏期通常为1~3周,症状逐渐加重,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病初全身不适、乏力、头痛,2~3天后出现发热,体温常达39摄氏度,持续1-3周,可伴有咽痛、肌肉酸。咳嗽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一般于病后2~3天开始,后转为顽固性剧咳,常有黏液痰,偶尔带血丝,少数病例类似百日咳样阵咳,可以持续1-4周。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病情较重,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憋、喘鸣音较为突出。少数患儿表现危重,发展迅速,可以出现窘迫,甚至需要呼吸机支持或者体外膜肺支持,可导致死亡。大约25%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有其他系统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咽喉部和耳部疼痛、气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儿童患者可能伴有皮疹、血管栓塞、溶血性贫血、脑膜炎、心肌炎、肝大和肝功能障碍、肾炎、吉兰_巴雷综合征等并发症。常发生在起病2天至数周,也有一些患儿表现肺外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轻微。
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关键在于提高个人卫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以及减少感染风险。预防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孩子的健康: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饭前便后等关键时刻要彻底清洁双手。
2、戴口罩: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或空气流通不畅的环境中,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
3、加强体育锻炼:鼓励孩子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如跳绳、游泳、登山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
4、保持室内通风:为了避免空气长时间不流动,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的时间,以免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和氧气含量。
5、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流量过大的地方,如商场、超市等,以减少接触患病人群的机会。如果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并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6、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饮食方面尽量做到荤素搭配、合理膳食,保持饮食多元化,有助于为机体补充所需的各类营养成分,增强抵抗力。定期检查: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查看身体健康状况,有助于及时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如果孩子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治疗。
对于已经感染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关键。患者在发病期间需要注意休息、饮食和保暖等一般护理措施。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对于轻度感染和急性期感染的患者,医生会根据临床症状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罗红霉素、阿奇霉素、8岁以上可以用多西环素等,18岁以上喹诺酮类等。家长一定应遵医嘱给孩子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家长关注患儿体温、呼吸、精神、面色、尿量等情况,如有异常需要及时就医,遵循医嘱按时规范治疗;
支原体肺炎患者常伴有咳嗽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止咳药物进行治疗。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咳嗽情况,并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对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医生会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解痉平喘治疗。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呼吸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
孩子是国家和家庭的未来,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家长需了解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在传染病高发季,减少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是关键。同时,家长应教育孩子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增强免疫力。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重要,家长需关注情绪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通过共同努力,我们能守护孩子们的健康与快乐,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