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一次针灸,心率立马降下

一次针灸,心率立马降下

何晓阳 苍溪县中医医院
2024年11月13日 13页 2061 海报 复制链接

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受高压加班、情绪焦虑等因素影响,难免会出现心率上升情况。如果凭借改变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等手段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则需要采用针灸疗法。临床实践证明,专业医师施诊后仅需数十分钟,就可以让心率恢复正常。这种神奇疗法的背后,蕴藏着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神经调节机制。本文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针灸疗法,实现对心率的精准调控。

一、心率异常介绍

在健康的生理状态下,成年人平静时的心脏跳动频率一般稳定在每分钟60-100次。一旦数值持续突破100次/min,医学上称之为心动过速,患者会出现胸口憋闷、眼前发晕、浑身疲惫等症状。如果放任这种异常心率长期存在,心脏将被迫承受超负荷压力,久而久之可能引发心肌增厚、泵血功能衰退等严重问题,还会显著增加高血压、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日常生活中,情绪剧烈起伏、长期过度疲劳,或是过量饮用咖啡浓茶,都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

二、针灸疗法的应用

(一)直击穴位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经络四通八达,其中诸多穴位与心脏健康紧密相连。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在腕横纹向上三指宽的位置,处于两根肌腱之间的凹陷处。刺激内关穴能够有效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对心律失常等问题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神门穴位于腕部内侧横纹的小指一侧,在肌腱凹陷处,针刺此穴可使心神安宁,让紊乱的心跳恢复正常节律;郄门穴则是应对急性心痛、心悸的重要穴位,在前臂内侧,从肘横纹到腕横纹的连线上,腕横纹上方五寸处,两根肌腱之间,能迅速减轻心脏的突发不适。这些穴位相互配合,可以共同维护心脏的正常跳动。

(二)从经络到神经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心经与心包经承载着气血运行的重任。针灸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能够打通气血运行的阻滞,让心气恢复顺畅平和的状态。而现代医学借助先进的研究手段,揭开了针灸调节心率的微观机制:当纤细的毫针精准刺入穴位时,会对周围组织产生物理刺激,这种刺激可以激活神经末梢并产生生物电信号。这些信号沿着神经传导通路抵达脊髓与大脑中枢。此时,人体会分泌内啡肽、5-羟色胺等“快乐因子”,巧妙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动态平衡。自主神经系统包含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针灸通过增强副交感神经的活性,同时削弱交感神经的兴奋,让过快的心率回归正常节奏,舒缓心脏的紧绷状态。不仅如此,针灸还能精准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减轻心脏组织的炎症反应,同时促进微小血管扩张,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从多个层面为心脏健康筑牢防线。

三、针灸疗法降低心率的注意事项

虽然针灸在改善心率问题上展现出独特优势,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使用时需谨慎评估个人身体状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处于孕期的准妈妈、皮肤存在破损溃烂的患者,以及患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人群,针灸可能带来潜在风险,因此并不适用。为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务必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寻求持有专业资质的中医师进行操作。在接受针灸治疗前,主动、全面地向医生说明自身病史、过敏情况等重要信息,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必要步骤。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心悸等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结束后,也要做好护理工作,注意保暖防寒,避免针孔部位接触水源,防止细菌感染,确保身体顺利恢复。

当前,针灸已成为心率异常患者值得信赖的治疗方案。现代科研应通过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视角,不断破译针灸调节心率的科学密码,让这项传承千年的东方疗法在当代医疗体系中持续绽放光彩。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针灸心率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