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前术后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腿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成为主要选择。然而,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术后护理等方面详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有哪些呢?
1. 全面评估患者健康状况
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神志精神状态、既往病史等。这是为了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并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医生还会详细询问患者的腰腿痛病史,进行直腿抬高试验、局部压痛放射痛等临床体征检查,必要时还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明确诊断。
2. 心理护理
手术前的心理准备同样重要。患者往往会因为对手术的恐惧和不安而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同情、理解和关心,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缓解心理压力。通过耐心的解释和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减轻其心理负担。
3. 饮食和营养护理
术前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术前一天晚上,患者应按照医嘱进行肠道准备,如口服泻药或灌肠等,以确保手术区域清洁无污染。
4.完善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戒烟、训练床上排便,向患者解释手术方式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增加其对手术及术后护理的认知度。患者还应在术前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术前一天应洗澡、更衣,保持身体清洁。同时,要遵医嘱进行备皮等术前准备工作。此外,患者还需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相关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液检查等,以评估手术风险。
术中注意事项也别忘了。手术过程中,医生需仔细操作,避免损伤神经根和硬脊膜等重要组织。在切除髓核及游离的纤维环组织时,医生需妥善保护和拉开神经根和硬脊膜,清晰显露全部球形突出后,用尖刃刀切开突出部。切开时应用小而稳妥的拉锯样动作,切勿伤及周围的重要组织。同时,要注意清除骨或纤维环碎片,以免被推向和残留在硬脊膜和神经根周围,影响术后疗效。
术后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1. 病情观察
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以及下肢皮肤温度、感觉及运动恢复情况、伤口的渗血、渗液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发热、伤口红肿、疼痛加剧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接受相应治疗。
2. 体位护理
术后仰卧硬板床4~6小时,以减轻切口疼痛和术后出血,以后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可以侧卧或俯卧位。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避免压疮发生,翻身时保持脊柱平直勿屈曲、扭转,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3.切口引流管护理
术后一般需在硬膜外放置负压引流管,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性状、量。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滑出。引流量第1天应少于400ml,第3天少于50ml即可拔管,一般术后48~72小时拔管。若引流量大且患者出现呕吐、头痛等症状,应警惕脑脊液漏,应及时报告医师。
4.日常调理
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多卧床休息,以促进身体恢复。在卧床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四肢活动,以预防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同时,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5. 心理调节
术后患者可能会因为伤口疼痛、活动受限等原因而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多和患者沟通交流,注意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 饮食调理
术后患者的卧床时间较多,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因此,应注意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菠菜等,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促进肠道蠕动。同时,要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7. 功能锻炼
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这些锻炼可以帮助恢复腰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促进腰椎的稳定性。但需要注意的是,锻炼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8.并发症的护理
(1)脑脊液漏:给予去枕平卧,伤口局部用1Kg沙袋压迫,同时减轻引流球负压,静脉输注林格液。必要时探查伤口,行裂口缝合或修补硬脊膜。
(2)椎间隙感染:表现为背部疼痛和肌肉痉挛,并伴有体温升高,MRI是可靠的检查手段。一般用抗生素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术前准备包括全面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心理护理、饮食和营养护理等;术中注意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体位和切口方式、仔细操作避免损伤重要组织等;术后护理则包括病情观察、心理调节、体位护理、日常调理、饮食调理,以及功能锻炼等。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