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全麻VS局麻:麻醉方式的智慧选择

全麻VS局麻:麻醉方式的智慧选择

秦文燕 广西桂林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2025年04月30日 14页 2543 海报 复制链接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手术成为了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方式,而麻醉则是手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麻醉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无痛治疗的体验,更是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然而不同手术所对应的麻醉类型也不相同。那么全麻和局麻究竟有哪些优缺点?又该如何选择呢?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全麻的分类及优缺点

全麻是将麻醉药物用吸入、静脉或是肌肉注射等方式注入到患者体内,从而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意识消失而周身无痛感。

1.全麻的分类

(1)吸入麻醉:这种方式主要利用了具有挥发性质的麻醉药物,通过麻醉机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从而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以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2)静脉麻醉:通过将麻醉药物从静脉注入患者体内,再由血液循环作用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以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3)复合麻醉:可以同时采用两种及以上的麻醉药物和技术,以达到抑制患者自主反射、镇痛等作用,同时还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2.全身麻醉的优缺点

全身麻醉适用于一些大型手术或是较为复杂的治疗,例如胸外科手术、心脏手术等,这些手术往往涉及到了多个器官系统,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以及手术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患者进行深度麻醉。全麻可以让患者意识和痛觉丧失,使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手术,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但全麻副作用相对较大,患者可能会在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延迟苏醒等情况,部分患者可能还会有呼吸抑制的风险。

二、局麻的分类及优缺点

1.局麻的分类

(1)表面麻醉:将穿透力强的麻醉药物喷涂于患者的黏膜表面,使其透过黏膜后作用于神经末梢而产生麻醉作用。

(2)局部浸润麻醉: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一些体表或是浅表手术,操作时需要沿患者手术切口线分层注射麻醉药物,以达到阻滞神经末梢的作用。

(3)区域阻滞麻醉:对于一些范围较大的手术,例如膝关节置换术等,可以围绕手术区域,在其周围和底部进行麻醉药物注射,以阻滞手术区域的神经传导,从而起到麻醉作用。

(4)神经阻滞麻醉:当患者需要进行四肢手术时,可以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患者的神经干、神经丛或是神经节旁,暂时阻断该神经的传导功能,以起到麻醉作用。

(5)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又分为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前者是将麻醉药物注入到硬膜外腔,以阻滞脊神经根,适用于下腹部或是盆腔手术等。后者则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蛛网膜下腔,麻醉该区域的脊神经根,适用于肛门或是会阴手术等。

2.局麻的优缺点

局麻更适用于一些浅表手术或是小型手术,例如拔牙、简单的缝合等。这些手术往往创伤小,且操作时间短,因此不需要深度麻醉患者。局麻可以使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进行,便于医护人员与患者及时沟通,且局麻的副作用和并发症风险相对较低。但局麻的麻醉范围有限,在注射时要注意位置,以免造成神经损伤等情况。

三、如何选择全麻和局麻?

1.根据手术类型选择

对于一些大型且复杂的手术,如果需要涉及多器官系统,通常建议患者选择全麻,以便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精细操作。对于一些小型手术,则更适合采用局麻,能尽可能降低麻醉对患者的全身影响,且术后恢复更快。

2.根据患者状况选择

在进行麻醉前需要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对于状态较差,且存在心肺功能障碍,或是特殊人群等,可以考虑进行局麻,以降低患者的安全风险。对于状态较好,无不良适应症,或是需要患者肌肉完全松弛的情况,可以采用全麻的方式。

3.根据手术情况选择

如果手术时间较长,通常建议选择全麻,以便更好地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并保持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一些时间较短的手术,局麻更加方便快捷,且可以迅速起到麻醉效果,并减少术后恢复的时间。

全麻和局麻作为麻醉中两大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环境。在选择麻醉方式时,应当结合手术情况和患者状态综合考虑。只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才能更好地保障治疗效果,从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全麻局麻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