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糖尿病足疼痛护理——别让“糖足”截肢悲剧重演

糖尿病足疼痛护理——别让“糖足”截肢悲剧重演

程清清 苍溪县白驿镇卫生院
2025年04月30日 14页 2155 海报 复制链接

在我国,糖尿病足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而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截肢率高达5.1%。更令人痛心的是,85%的截肢手术是由于足部溃疡引发的严重感染所致,而这些悲剧原本可以通过科学的疼痛护理和预防措施来避免。

一、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导致的足部疾病。其发生发展如同“温水煮青蛙”,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足部麻木、感觉减退,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疼痛、溃疡,甚至坏疽。

1.神经病变

高血糖如同“腐蚀剂”,损伤足部神经,导致感觉减退或丧失。患者可能对足部外伤、烫伤毫无察觉,为感染埋下隐患。

2.血管病变

糖尿病可引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足部缺血缺氧。如同“旱季的河流”,血液供应不足,使伤口难以愈合,感染风险剧增。

3.感染

足部皮肤破损后,细菌趁虚而入,引发感染。感染如“燎原之火”,可迅速蔓延至骨骼、关节,甚至引发全身性感染。

二、科学护理

1.日常护理
    每日检查:用镜子或请家人帮助检查足部皮肤,特别是足趾间、足底、足跟等易受压部位,观察有无红肿、破溃、水疱等。

温水洗脚:水温控制在37-40℃,避免烫伤。洗脚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足趾间。

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子应宽大、透气、鞋底柔软,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袜子应选择棉质、无缝、宽松款式,避免穿紧身袜或连裤袜。

避免外伤:避免赤脚行走,避免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直接暖足,修剪趾甲时避免损伤皮肤。

2.药物治疗
    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轻度疼痛,但需注意胃肠道和肾脏副作用。对于中重度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

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前列地尔、西洛他唑等,可扩张血管,改善下肢缺血。

抗感染治疗:一旦发生感染,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
    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和感染灶,促进伤口愈合。

血管重建术:对于严重下肢缺血患者,可通过血管介入或外科手术恢复下肢血液供应。

截肢术:对于无法控制的感染或坏疽,为挽救生命,可能需进行截肢手术。
三、家庭护理

家庭是糖尿病足疼痛护理的重要场所,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1.疼痛观察:
    做患者的“疼痛侦探”注意患者面部表情、活动姿势的改变,询问疼痛是否影响睡眠、食欲等生活质量。记录疼痛发作规律,如疼痛时间、部位、性质等,为医生提供线索。

2.用药监督:
    当好患者的“用药管家”使用药盒分装药物,避免漏服或重复用药。观察药物副作用,如便秘、头晕等,及时与医生沟通。定期清理过期药物,防止误服。

3.情感支持
    耐心倾听患者对疼痛的描述,避免否定感受。陪伴患者就医,参与治疗决策,增强患者治疗信心。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减少孤独感,提高生活质量。

四、预防糖尿病足

1.控制血糖

高血糖是糖尿病足发生的根源,因此,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患者应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血糖稳定。

2.定期检查

足部检查:每日检查足部皮肤,定期到医院进行专业足部检查,包括神经病变筛查、血管病变评估等。

鞋袜检查:定期检查鞋袜内部,确保无异物、无破损,避免摩擦损伤足部皮肤。

3.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均衡营养,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

适量运动:选择散步、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增强足部肌肉力量。

戒烟限酒:吸烟可加重下肢血管病变,增加糖尿病足风险;饮酒需适量,避免空腹饮酒。

结语

糖尿病足疼痛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严峻挑战,但通过科学的护理和预防措施,我们完全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避免截肢悲剧的发生。这需要患者、家庭、医疗体系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糖尿病足疼痛,用行动守护患者的双足,让他们远离疼痛,迈向健康的生活。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糖尿病足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