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肝癌治疗有新招!介入灌注化疗如何精准打击癌细胞

肝癌治疗有新招!介入灌注化疗如何精准打击癌细胞

任元亮 梓潼县人民医院
2025年08月13日 19页 1964 海报 复制链接

肝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一直以来都让患者和家属们谈之色变。传统治疗如同在迷雾中摸索前行,手术切除的局限性、化疗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放疗的误伤风险,都让肝癌治疗举步维艰。如今,医学领域的一场精准革命悄然兴起介“入灌注化疗”,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强光,为肝癌患者照亮新的希望之路。

一、传统治疗的困境

在了解介入灌注化疗之前,先来看看传统的肝癌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是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因肿瘤体积较大、侵犯范围广或者患者身体状况不佳等原因,往往无法进行手术。

化疗作为全身性治疗手段,虽能通过血液循环杀伤癌细胞,但也会损害正常细胞,导致患者出现脱发、恶心、呕吐、免疫力下降等严重副作用。而且化疗药物在到达肿瘤部位前已在全身被稀释,真正作用于肿瘤的药物浓度有限,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放疗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同样会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损伤。这些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使肝癌治疗面临巨大挑战。

二、介入灌注化疗的原理

介入灌注化疗,全称为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其原理基于肝癌的血液供应特点。肝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门静脉和肝动脉,而肝癌组织90%以上的血液供应来自肝动脉。介入灌注化疗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肝内肿瘤的供血动脉,持续灌注化疗药物。如此一来,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比传统静脉化疗高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高浓度的化疗药物能更有效地杀伤癌细胞,同时减少对全身其他正常组织的影响,大幅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

三、介入灌注化疗的优势

精准打击,疗效显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局部浓度高,如同给癌细胞精准投弹,有力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显著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临床研究显示,对于一些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灌注化疗可使肿瘤缩小,为后续手术或其他治疗创造条件。

(1) 全身副作用轻:药物主要集中在肝脏肿瘤部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药物剂量大幅减少,全身副作用明显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身体耐受性好,能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2) 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包括巨块型、弥漫性肝癌,以及伴有门静脉癌栓形成、对传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抵抗、系统治疗不敏感或耐药等情况的患者。

(3) 可联合其他治疗:介入灌注化疗能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放疗等其他治疗手段联合使用,形成综合治疗方案,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与靶向药物联合,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共同抑制肿瘤生长;与免疫治疗联合,或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

四、治疗过程详解

介入灌注化疗需经验丰富的介入医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引导下操作。在患者股动脉或桡动脉处实施局部麻醉后,穿刺插入纤细导管。通过导管向血管注入造影剂,借助 DSA 设备清晰呈现肝脏的血管分布和肿瘤供血情况。将导管精准放置于肝脏肿瘤的供血动脉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奥沙利铂、5 - 氟尿嘧啶、顺铂等合适的化疗药物,调整好药物剂量和灌注时间。药物经导管持续缓慢灌注到肿瘤供血动脉,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整个灌注过程通常持续数小时,灌注完成后拔出导管,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处理。

五、注意事项与后续护理

介入灌注化疗虽优势众多,但治疗过程中有诸多注意事项。治疗前,患者需进行全面身体检查,涵盖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评估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治疗。患者要向医生详细告知病史和正在服用的药物,以便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穿刺侧肢体剧烈活动,防止穿刺部位出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以及身体有无发热、腹痛、恶心等不适症状。饮食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则,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患者还需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 CT、MRI)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复发或转移情况。

六、结论

肝癌的介入灌注化疗为广大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选择。凭借精准打击癌细胞、副作用小、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其在肝癌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相信介入灌注化疗将不断完善优化,为更多肝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医学进步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福祉。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肝癌介入灌注化疗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