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有五个祸根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最终坏死,并引发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疾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大因素。
久坐不动,血管易“生垢”
久坐不动会减缓血液循环,增加血液黏稠度。建议白天每坐1小时就起身活动5分钟,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促进血液流动,减少血管“污垢”堆积。
高盐高油,血管易“变硬”
高盐饮食会使体内钠离子过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内皮受损。建议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提倡适宜人群使用低钠盐;少吃油炸食品,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
情绪波动,血管易“抽筋”
生气、焦虑会使身体释放大量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导致血管收缩、血压飙升。平时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血管反复经历“过山车式”的情绪刺激。
夜间打鼾,血管易“缺氧”
严重打鼾会导致夜间反复缺氧,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被迫加倍工作泵血,易诱发高血压、心脏病。若出现明显的夜间打鼾,建议调整睡姿,避免仰卧,并尽早就医检查。
烟不离手,血管易“发炎”
吸烟不光损害呼吸系统,增加癌症风险,烟草中的尼古丁还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诱发慢性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硬化。吸烟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3.5倍。吸二手烟,同样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积极戒烟,必要时通过药物或行为干预来科学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