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畅通呼吸,健康成长——中医调理小儿鼻窦炎

畅通呼吸,健康成长——中医调理小儿鼻窦炎

刘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妇幼医院
2023年12月20日 14页 8685 海报 复制链接

小儿鼻窦炎是儿童期高发的鼻部炎症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调理小儿鼻窦炎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疗效与魅力。中医理论认为,鼻窦炎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强调“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1.中药内服

根据患儿的体质和病情,中医师会选用清热解毒、祛风散寒、宣肺通窍、健脾化湿、清肺平肝、消肿排脓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例如,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急性鼻窦炎,可用夷芎汤(中医儿科刘小凡教授根据四川人体质拟方)等方剂加减内服,以达到祛风散寒、宣通鼻窍的目的;而针对体内有热的患儿,可选用黄连、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进行加减治疗;脾虚患儿,可兼顾脾胃,肺脾同调。脾虚体弱,鼻窦炎久,小儿服药往往艰难。缓解期可服用膏方调理,如刘小凡之健脾膏,清鼻膏。

2.耳穴压豆与揿针

耳穴压豆与揿针是中医耳针疗法的简化应用。可选耳廓上“内鼻”、“外鼻”、“肺”、“神门”等穴,用王不留行籽粘贴,并轻轻揉按,一般两揉一按,每日数次,每次几分钟,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缓解鼻窦炎。同样,也可在耳朵和身体穴位贴揿针,一般用3mm揿针。两者可同时运用。但要注意消毒,防水,避免剧烈运动。年龄小的孩子,耳穴压豆依从性更好。

3.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通过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针对小儿鼻窦炎,通过开天门四式,配合揉按迎香穴、太阳穴、印堂穴等手法,既可治疗鼻窦炎,又能预防感冒。

小儿捏脊是小儿推拿重要手法之一,主要是捏拿脊柱两侧,疏通经络,提高气血运行,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鼻窦炎。一般建议每天捏脊1次,反复至微热汗,才能取得好的疗效。连续操作5-10天为一个疗程。此法容易掌握,小儿容易接受。

推拿过程中,也会用到生理性海水,教孩子擤鼻涕排痰。

在小儿推拿过程中,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会根据孩子体质和病情,综合调理,使孩子吃喝拉撒睡玩都好,抵抗力增强。

4.隔药灸法

穴位贴敷通关散配合艾灸疗法是我科室中医外治的特色疗法,专为风寒重的鼻炎鼻窦炎患儿设计。精选古方通关散,调成糊状,敷于百会、鼻通穴,头顶灸盒固定(家长在旁边扶灸盒),艾灸加温,每次20-30分钟。注意适当通风。能快速缓解鼻塞流涕。容易上火的孩子,当天睡时在脚底涌泉穴穴位贴敷药物引火下行。艾灸后,要多喝水,当天尽量不沾冷水。

5.穴位贴敷疗法

如三伏贴与三九贴,专为儿童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咳嗽、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设计。在缓解期精准施治,不仅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复发,尤其适合体质虚弱、畏寒怕冷的孩子。遵循中医“治未病”理念,“内病外治”,强调整体观念,上下呼吸道协同治疗,效果卓越。我科伏九贴,采用道地药材。肺系为传统配方,比例根据四川人体质调整。脾肾系为刘小凡独家配方。肺脾肾同调,全面提高抵抗力,减少鼻窦炎发作。

6.中药熏洗

鼻窦炎多风寒邪气侵入机体所致,急性期予中药泡澡,可发汗解表,祛除外邪。但要注意避风保暖。怕冷还可冬天艾草泡脚。

7.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不可忽视。饮食燥火生内热。内热重的孩子尽量清淡饮食,多吃蔬菜,菜饭肉比例可3:2:1。如此,营养均衡容易吸收。脾胃吸收好,内热少鼻涕少,抵抗力好长得好,良性循环。还应注意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家长齐心协力纠正孩子挑食。

中医调理小儿鼻窦炎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效果,通过内服外治,综合调理体质,扶正祛邪,可以促进鼻腔的通畅和呼吸的顺畅。希望本文能够为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使大家更多了解中医,也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拥有畅通的呼吸和健康的成长。

“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小儿鼻窦炎中医调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