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胰腺炎来袭,如何科学应对守护胰腺健康

胰腺炎来袭,如何科学应对守护胰腺健康

梁春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
2025年02月12日 13页 3044 海报 复制链接

胰腺,这个位于人体腹部深处的小器官,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大作用。它承担着分泌胰液帮助消化食物以及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等重要功能。然而,胰腺炎的出现,常常给胰腺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认识胰腺炎

胰腺炎是指胰腺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往往起病急骤,症状明显且严重;慢性胰腺炎则通常是由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或长期的胰腺损伤发展而来,病程相对较长,症状可能较为隐匿,但对胰腺功能的损害持续存在。

二、胰腺炎的发病原因

(一)胆石症与胆道疾病

胆石症是引发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当胆囊内的结石移动到胆管,尤其是胆总管时,可能会堵塞胆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导致胆汁逆流进入胰管。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具有刺激性,可激活胰液中的消化酶,使原本在胰管内无活性的胰酶被激活,从而引发胰腺自身消化,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此外,胆道感染、胆管狭窄等胆道疾病也可能通过类似机制引起胰腺炎。

(二)酗酒与暴饮暴食

长期大量饮酒是导致胰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酒精会刺激胰腺分泌胰液,同时还会引起 Oddi 括约肌痉挛,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力升高。而且,酒精对胰腺腺泡细胞具有直接毒性作用,长期酗酒会损害胰腺细胞,使其更容易发生炎症。暴饮暴食则会在短时间内使胰液大量分泌,超过胰管的排泄能力,胰液在胰管内积聚,也容易引发胰腺炎。尤其是食用大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后,胰腺的负担更重,发病风险更高。

(三)高脂血症

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过高的高脂血症也与胰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当甘油三酯水平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分解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具有细胞毒性,可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引发炎症反应。此外,高脂血症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胰腺的血液循环,进一步加重胰腺的损伤。

三、科学应对胰腺炎的方法

(一)急性胰腺炎的应对

1.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疑似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如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白细胞计数等)、腹部超声、CT 等检查手段来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2.禁食禁水与胃肠减压

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初期,通常需要禁食禁水,以使胰腺得到充分休息,减少胰液分泌。同时,医生可能会进行胃肠减压,通过插入胃管将胃内的气体和液体抽出,减轻胃肠道压力,缓解腹胀、呕吐等症状,也有助于减少胰液的分泌。

3.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医生会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以有效减少胰液分泌,减轻胰腺自身消化;抗生素用于治疗可能存在的感染;止痛药物用于缓解疼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诊断未明确之前不能随意使用强效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此外,还会进行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支持治疗,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二)慢性胰腺炎的应对

1.饮食调整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要长期进行饮食调整。遵循低脂、低糖、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饮食原则,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酒精等。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胰腺的负担。同时,注意补充胰酶制剂,帮助消化食物,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2.血糖管理

对于出现糖尿病症状的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进行规范的糖尿病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等。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定期复查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胰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胆石症等,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四、结语

胰腺炎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其发病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法,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和保健,就能守护好胰腺健康,让这个小小的器官继续为我们的身体正常运转发挥重要作用。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胰腺炎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