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主动脉夹层:人体内的"定时炸弹"如何拆除?

主动脉夹层:人体内的"定时炸弹"如何拆除?

何毅 柳州工人医院
2025年04月09日 11页 2338 海报 复制链接

在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中,主动脉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一条主干道,将心脏泵出的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然而,有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主动脉夹层,却如同隐藏在人体内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给患者带来致命威胁。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疾病以及应对它的“拆除”方法。

认识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是人体最粗大的动脉血管,它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组成。正常情况下,这三层结构紧密贴合,共同承受血流的冲击。但当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出现破损时,血流就会趁机进入内膜与中膜之间,将内膜与中膜撕开,形成一个新的腔隙,这就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形成后,动脉壁会变得异常薄弱且脆弱,就像一个被吹得很薄的气球,稍微受到一点外力,比如咳嗽、用力排便等,都可能导致动脉破裂。一旦主动脉破裂,大量血液会瞬间涌入胸腔、腹腔或心包等部位,导致重要器官供血急剧减少,患者可能迅速陷入休克,甚至在短时间内死亡。这就是为什么主动脉夹层被称为人体内的“定时炸弹”。

主动脉夹层的症状与诊断

主动脉夹层急性发作,多数患者有剧烈疼痛,呈明显撕裂感,持续久、范围广,前胸、后背、腹部都可能出现。这与常见的压迫性心绞痛不同,不过,主动脉夹层影响冠状动脉时会引发心绞痛症状,需专业检查区分。

诊断上,医生多综合多种检查。增强CT很关键,能清晰呈现主动脉夹层的部位、范围及真假腔状况,助医生了解病变。此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主动脉造影等也为诊断提供依据。其中,主动脉造影虽为诊断“金标准”,但属有创检查,有一定风险,医生会依患者具体情况谨慎选用。

主动脉夹层的常见病因

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并非偶然,常见病因有多种。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长期的高血压会使主动脉壁承受过高的压力,导致血管壁结构受损,增加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风险。据统计,大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都患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往往不理想。

动脉硬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壁会逐渐出现动脉硬化改变,血管壁的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容易引发内膜破裂,进而导致主动脉夹层。

“拆除炸弹”的方法——治疗手段

一旦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治疗,治疗的目标是防止夹层进一步扩展、破裂,挽救患者生命。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对于一些病情相对稳定、无法耐受手术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会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控制血压、降低心率,减轻主动脉壁所承受的压力,防止夹层进一步发展。常用的药物包括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等。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治疗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其中,最常见的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该手术是在X射线的引导下,通过股动脉将一个带有覆膜的支架输送到主动脉夹层的破口处,支架展开后,覆膜会覆盖住破口,使血液不再进入夹层假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复杂的主动脉夹层,如Stanford A型夹层(病变累及升主动脉),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升主动脉置换术、主动脉弓置换术等。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切除病变的主动脉段,然后用人工血管进行替换,重建主动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手术,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同时还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协作,包括心脏外科医生、麻醉医生、体外循环师等。虽然外科手术风险较高,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却是挽救生命的唯一希望。

预防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主动脉夹层十分凶险,预防至关重要。高血压患者务必严格控压,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测血压,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少吃高脂肪、高盐食物,多吃蔬果,适度锻炼,控制体重。有主动脉夹层家族史的人群,更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潜在血管病变。

作为医务人员,希望大家重视自身健康,积极预防,远离主动脉夹层威胁。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主动脉夹层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