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产科麻醉全知道

产科麻醉全知道

李雪刚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5年04月09日 33页 2589 海报 复制链接

一、产科麻醉的特点

产科麻醉与其他外科麻醉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产妇在孕期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多、呼吸功能改变等。这些变化会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分布,使麻醉医生需要更加精准地调整用药剂量。

其次,产科麻醉需要同时考虑母体和胎儿的安全。某些麻醉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所以要谨慎选择。再者,产妇的心理状态在分娩过程中非常重要,焦虑和恐惧可能会影响子宫收缩和产程进展,麻醉医生不仅要提供身体上的麻醉保障,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心理安抚。

二、麻醉方式

(1) 椎管内麻醉

包括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它起效相对较慢,但作用时间较长,可以提供较好的腹部和下肢的麻醉效果。腰麻则是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起效快,效果确切,但持续时间较短。

这种麻醉方式有利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配合,如第二产程时可以自主用力,并且对胎儿的影响相对较小。

(2) 全身麻醉

当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时,如产妇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脊柱畸形等,会采用全身麻醉。全身麻醉使产妇迅速失去意识,肌肉松弛,便于手术操作。但全身麻醉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所以麻醉医生会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并且要精确控制麻醉深度。

三、术前准备

(1) 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孕期情况(如是否有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

(2) 停止使用可能影响麻醉或胎儿的药物,如某些抗凝药等,并根据情况调整。

(3) 禁食禁水,一般要求术前6 - 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4小时禁水,以防止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

(4) 向产妇及家属详细解释麻醉方式、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同意。

四、麻醉风险及并发症

(1) 对母体的风险

椎管内麻醉可能导致低血压,因为交感神经被阻滞,血管扩张。还可能出现头痛,多由于蛛网膜穿刺后脑脊液外漏引起。

全身麻醉可能引起呼吸道梗阻、反流误吸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在产妇胃内容物较多的情况下。

(2) 对胎儿的风险

某些麻醉药物可能导致胎儿呼吸抑制。如果麻醉过程中母体出现低血压,会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流灌注,进而导致胎儿缺氧、酸中毒等情况。

五、术后管理

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确保其平稳恢复。

对于椎管内麻醉后的产妇,要去枕平卧一定时间(硬膜外麻醉一般平卧4 - 6小时,腰麻一般平卧6 - 8小时),以防止头痛的发生。

观察产妇的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确保麻醉效果消退且没有神经损伤。

管理疼痛,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既减轻产妇痛苦,又不会对产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这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总结:产科麻醉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领域。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科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但无论是产妇还是医护人员,都需要充分认识到其中的特点、风险等因素,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以确保母体和胎儿的健康与安全。在分娩过程中,麻醉医生就像一位默默守护的天使,在幕后精心调控着每一个环节,为产妇顺利分娩保驾护航。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产科麻醉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