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宝宝黄疸怎么办?光照疗法揭秘,你真的了解吗?

宝宝黄疸怎么办?光照疗法揭秘,你真的了解吗?

覃慧卷 贵港市人民医院
2024年08月21日 13页 6086 海报 复制链接

在迎接新生命到来的喜悦中,新手父母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宝宝黄疸。黄疸,作为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让家长们忧心忡忡。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光照疗法已成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有效、安全且简便的方法。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宝宝黄疸的原因、类型以及光照疗法的原理、操作与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挑战。

一、黄疸知多少

1. 黄疸的定义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眼白部分)发黄的现象。在新生儿中尤为常见,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对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

2. 黄疸的类型

生理性黄疸:多发生在出生后2-3天,4-5天达到高峰,5-7天逐渐消退。这种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加强喂养、多吃多排即可。

病理性黄疸: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溶血性疾病、感染、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需及时就医治疗。

二、光照疗法的原理

光照疗法,又称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原理在于,特定波长的光线(尤其是425~475纳米)能够促进非结合胆红素的转化和排泄。蓝光中这种波长的光线最为丰富,因此蓝光照射成为光疗的首选,当蓝光照射到宝宝的皮肤时,间接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成水溶性物质,并快速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液和组织中的胆红素浓度,达到治疗黄疸的目的。

三、光照疗法的操作

1. 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蓝光箱或光疗毯。

确保光源稳定、无闪烁,并调节至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准备黑色眼罩和尿不湿,以保护宝宝的眼睛和生殖器免受光疗损伤。

2. 实施光疗

将宝宝放入蓝光箱或包裹在光疗毯中,确保全身皮肤充分暴露于蓝光下。

用黑眼罩遮盖宝宝的眼睛,用尿不湿遮盖会阴、肛门部位。

根据宝宝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设定合适的光疗时间和频率。一般来说,光疗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不超过96小时,可根据需要进行间断光疗。

3. 监测与护理

在光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宝宝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观察宝宝皮肤颜色的变化,以及是否出现腹泻、皮疹、青铜症等并发症。

增加喂养频次,确保宝宝水分和营养的充足摄入。

定期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以评估光疗效果。

四、光照疗法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光照疗法时,家长们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宝宝的安全与疗效:

严格遮光保护:宝宝的眼睛和生殖器对光线尤为敏感,因此光疗时必须佩戴专用眼罩,遮盖双眼,避免光线直射造成损伤。同时,生殖器部位也需用尿不湿遮盖,以保护其免受光疗影响。

持续体温监测:光疗箱或蓝光毯在提供光源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环境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宝宝的体温。因此,需定期监测宝宝的体温,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若发现体温升高,应及时调整光疗设备设置或采取其他降温措施。

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光疗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皮肤状况及排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光疗并咨询医生。

保证充足喂养:光疗期间,宝宝可能会因治疗而增加能量消耗。家长应确保宝宝获得充足的喂养,以维持其营养需求和水分平衡。

遵循医嘱与监测:光照疗法的时长、频率及光源强度等均需根据宝宝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家长应严格遵循医嘱,配合治疗,并定期带宝宝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

光疗仅是对症处理,对于反复发生黄疸的患儿,一定要寻找黄疸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对于溶血性疾病引起的黄疸,需要输注免疫球蛋白或进行换血疗法等。

结语

黄疸作为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虽然让家长们担忧不已,但随着光照疗法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改进,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作为家长,了解黄疸的类型、原因以及光照疗法的原理和操作,对于更好地照顾宝宝、促进宝宝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黄疸光照疗法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