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及预防

彭林峰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二科
2025年08月13日 26页 917 海报 复制链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中医称为“股肿”,“脉痹”,此病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严重者出现肺栓塞则可危及生命。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本病的预防。

 一、中医治疗: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科创始人、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治疗脉管病专家奚九一教授认为本病多是由于术后,产后,外伤,或久卧而伤气,气伤而血行不畅,以致血热阻于络道,脉络滞塞不通,水津外溢,流往下肢而成。治疗上奚老提倡“因邪致瘀,驱邪为先”,“分期辩证,分病辨邪”思想:

(1) 急性活动期:表现为热壅络脉证为主。发病急骤,病期 在1星期内。患肢灼热、肿胀,浅静充盈扩张明显,皮肤光亮,肢 体张力高,小腿或股部胀痛明显。全身可伴有发热口苦,胸闷便 秘,舌苔黄腻,舌质红,脉象滑数。内治以清营泻瘀治疗为主。处 方:牛角片、紫草、益母草、生大黄、玄明粉等。发热重者可加生石 膏;皮肤瘀紫灼热甚者可加牛黄粉、牛角粉吞服。

(2)  亚急性期:表现为血热瘀滞证为主。病程一般超过2星 期,患肢表现红、热、肿、痛,肌张力增高等。静脉郁血证候虽减未 除,可伴有口干,舌红,舌苔薄腻,脉细数。内治以凉血化瘀治疗 为主。处方:紫草、益母草、赤芍、丹皮、制大黄、三七粉、甘草等。 肢体皮温高明显者加牛角片;瘀紫疼痛明显者加水蛭;大便秘结者将制大黄换为生大黄。

(3)  慢性期:表现为气虚湿滞证为主。病程多在1个月以 上,患肢肿胀,朝轻暮重,但无灼热,按之柔软凹陷,肌张力不高。 患肢可有瘀斑色素甚或溃疡,肢体乏力沉重举步无力。或伴有 全身乏力神疲,舌苔白腻舌质淡胖或紫瘀。内治以益气化瘀利 湿治疗为主。处方:黄芪、党参、苍术、白术、茯苓皮、益母草、当 归、生薏苡仁、马鞭草等。患肢肿胀甚者加河白草;皮肤色深者 加三七粉;伴有浅静脉条索者加赤芍、丹皮。

(4)  外治:①清热化瘀消肿:将军散(大黄粉、玄明粉、赤小 豆粉等)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或亚急性期,患肢肿胀灼热肢 体肌肉张力增高,疼痛明显者。用茶水或醋调匀,外敷患肢,每 日1~2次。②祛瘀润肤;乌靴膏,用于慢性期,皮肤增厚、干燥、 色素沉着、瘙痒者。涂抹患肢,每日2~3次。

   中医辨证重在掌握急性期病机证候。本病急性期表现的主要证候是患肢高度肿胀、灼热、疼痛。奚教授认为,由于诸邪入络、郁滞化热、血热壅盛、煎熬血液而成血瘀。此时“血热雍滞”是病机的关键。本着“因邪致瘀”、“祛邪为先”的辨证施治原则,急性期的治疗应以“清营凉血、泻瘀通络”为大法。药选牛角片、紫草、益母草、生大黄、玄明粉之属,尤其重用大黄、玄明粉,以泻瘀通腑来祛除热邪壅结,达到消除患肢组织炎性肿胀,促进血管腔内血栓溶解吸收之疗效。可避免因静脉腔内因栓塞而长期高压而出现的瓣膜功能受损、浅表静脉曲张、慢性肿胀甚至溃疡等后遗症。动物实验已证实上述药物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高凝状态、溶纤以及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在急性肿胀期,局部外敷“将军散"可改善静脉周围组织炎变,减轻局部张力,从而有利于血栓溶解、血液回流。内外兼治一般治疗3-4星期,肿势多能消退。急性期的中药治疗具有时间限制小、安全性高、血栓吸收快之优点。就诊时即使发病1个月以上,也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如果疾病进入慢性阶段,其肢体浮肿乏力,甚或瘀滞、浅静脉曲张,均为血栓损害静脉功能、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回流障碍之表现。中医辨证为气虚瘀血留滞,以补气活血利湿消肿药物徐徐图之,疗效也佳。

二、西医治疗方面,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肢体肿胀,尤其注意避免对患肢的进行按摩、挤压等,避免引起血栓脱落。当全身症状和局部压痛缓解后,可进行轻便活动,起床时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药物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是主要疗法,其中抗凝治疗是基本治疗,常用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肝素、立伐沙班片、阿加曲班等。常用溶栓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巴曲酶等

 手术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目前基本不推荐接受传统手术取栓。深静脉导管溶栓:适用于血栓范围广泛的急性期病人,可有效减轻血栓负荷,降低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适当结合血栓抽吸(包括导管抽吸或者机械性血栓去除装置)是目前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手术方式.当出现股青肿时,常需要手术取栓。慢性期改善深静脉回流手术方式以腔内支架成型为主,传统的大隐静脉-腘静脉旁路移植术和大隐静脉耻骨上转流移植术已较少采用。

三、怎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尤其是长途旅行时,应每隔一段时间活动一下双腿肌肉,如走动、抬腿等。

   - 避免长时间交叉双腿坐着,改为双腿平放或抬高。

   - 尽量避免高温环境或长时间暴露在热水中,以免血管扩张。

2. 适时穿戴弹力袜:

   - 对于长时间久坐、长时间乘飞机或长期卧床的人群,建议佩戴弹力袜,以提供适当的压力,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3. 保持健康饮食:

   - 摄入适量的水分,避免脱水,可以加强血液的稀释作用,并促进血液循环。

   - 饮食均衡,控制体重,限制高盐和高脂食物的摄入。

4. 防止伤害:

   - 避免下肢受伤,注意保护好脚部和膝盖。

   - 避免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如弯腰、跪坐等。

5. 积极参与运动:

   - 经常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卓著,一般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制定,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下肢深静脉血栓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