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手足口病预防与护理要点

手足口病预防与护理要点

班莉英 田东县人民医院
2025年04月16日 29页 3306 海报 复制链接

手足口病,这一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多样的症状表现,成为家长们心中的一块“心病”。然而,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精心的护理,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这一疾病的风险降至最低。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护理要点,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健康。

一、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症状。该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的疱疹液、唾液、粪便等,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秋季为高发期。

二、预防要点

1. 个人卫生是关键

o 勤洗手: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接触公共物品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洗手时,要搓洗双手至少20秒,确保每个部位都清洗干净。

o 避免生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确保食物充分加工煮熟,喝开水。同时,注意食物的保存和加工方式,避免食物被污染。

2. 环境消毒不可少

o 定期消毒:定期对儿童活动场所进行消毒,特别是玩具、餐具、桌椅等易接触物品。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或紫外线消毒灯进行消毒,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消毒效果。

o 保持通风: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勤晒衣被,利用紫外线杀灭病毒。

3. 避免密切接触

o 减少聚集: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尽量减少孩子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如超市、游乐场等。如果必须前往,务必佩戴口罩以减少感染机会。

o 避免接触患者: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如拥抱、亲吻等。如果发现周围有手足口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与其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等应妥善处理。

4. 接种疫苗增免疫

o 及时接种:目前已有针对肠道病毒EV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的疫苗,虽然疫苗只能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但EV71型感染在手足口病中通常较为严重。建议6月龄以上易感儿童接种EV71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5. 增强体质防感染

o 均衡饮食:保证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o 适量运动:鼓励孩子坚持运动锻炼,如游泳、跑步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o 充足休息:确保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三、护理要点

1. 隔离治疗防传播

o 一旦孩子确诊手足口病,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隔离期间,避免孩子与其他儿童接触,特别是避免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

2. 对症治疗缓症状

o 监测体温:密切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低热或中等热者无需特殊处理,鼓励多饮水,必要时进行物理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应遵医嘱使用退热剂。

o 缓解口腔疼痛:口腔疱疹疼痛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进食和睡眠。可以使用口腔喷雾剂或冰袋来缓解疼痛,保持口腔清洁,用温水漱口。

o 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疱疹,以防感染。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减轻皮肤瘙痒。如果皮疹出现破损,可以涂抹抗生素药膏以预防感染。

3. 饮食调理助康复

o 给予孩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果汁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同时,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

4. 密切观察防重症

o 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呕吐、头痛、肢体抖动、呼吸及心率增快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

5. 心理护理不可少

o 患儿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而情绪不稳定,家长要给予关心和安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四、结语

手足口病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就能有效降低孩子的感染风险,促进他们早日康复。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学校和托幼机构也应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手足口病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