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安心复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

安心复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

张露露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中医医院
2025年04月16日 22页 2794 海报 复制链接

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让饱受髋关节疾病困扰的患者重新恢复活动能力,减轻疼痛,重拾生活的信心与乐趣。然而,术后护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康复的进程与最终效果。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体位管理

术后初期,正确的卧位姿势是关键。术后应平卧6小时,在双腿间放置一个三角形垫,防止髋部内收及外旋。患者保持外展15°-30°中立位,膝部垫一软枕。避免向患侧翻身,尽可能平卧,一般不允许搬运,一定要搬运至少要两个人,将患者骨盆托起。切忌一个人搬运,禁止公主抱以防人工关节脱位。

二、伤口护理

定期检查伤口是关键,术后每2-3小时观察一次,注意渗血、渗液和红肿情况。渗血多时应通知医护人员,渗液的特征可反映愈合状况。伤口清洁常用碘伏,用无菌棉球环形消毒,范围至少15厘米。术后2-3天更换敷料,异常时需及时更换。选择透气、吸收性好的无菌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助于愈合。

三、并发症预防

预防深静脉血栓:这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家属可协助患者按摩腿部,从足部到大腿,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指导患者做踝泵运动,即屈伸踝关节,每组动作持续10-15秒,每天3-4组。这些方法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风险。

肺部感染预防: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深呼吸时,缓慢吸气至腹部隆起,然后慢慢呼出,每天做3-4组,每组10-15次。有效咳嗽需深吸气后屏气3-5秒,再用力咳出痰液。对于咳痰困难者,可辅助拍背帮助排痰,拍背时从下往上、外向内轻拍。同时,密切监测患者是否有感染或脱位等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加剧、伤口疼痛或关节活动异常,一旦发现,应立即就医。

四、康复锻炼

第一阶段(术后1-2天):此阶段康复锻炼的目标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主要进行腿部肌肉收缩锻炼,患者可用力收缩大腿肌肉,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进行,每组20-30次,每天3-4组。同时,可进行简单的踝关节屈伸运动。

第二阶段(术后3-5天):锻炼目标为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可进行直腿抬高练习,患者平躺在床上,伸直双腿,将一侧下肢慢慢抬高至与床面成30-40度角,保持5-10秒后放下,换另一侧重复,每组10-15次,每天3-4组。还可进行髋关节的小范围屈伸运动,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每次屈伸5-10次,每天3-4组。

第三阶段(术后6天至3个月):此时锻炼旨在进一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能力。可逐渐增加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如手术后1-2个月可使用助行器或双拐,第3个月使用单拐。注意上下楼梯拐杖行走法:上楼梯时健肢先上拐杖和肢体留在原阶;下楼梯时患肢和拐杖先下健肢跟下但不宜登高,3个月后弃拐或使用手杖,负重的力量逐渐递增,从开始的20-30kg(不超过自身体重的50%)直到可以完全负重。

五、饮食与生活习惯

术后饮食对身体恢复起着重要作用。应多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豆类等,蛋白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同时,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坚果等,能促进骨骼恢复。保持规律作息,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各项机能的修复。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影响髋关节恢复的行为,如坐矮凳子或沙发,交叉盘腿,跷二郎腿;弯腰捡东西;穿需要系鞋带的鞋子;如厕选择坐式不选择蹲式;避免爬楼梯,跑步,跳跃等。

六、心理支持

患者术后由于身体的不适以及对康复效果的担忧,可能会出现焦虑、沮丧等心理状态。家属的陪伴与鼓励至关重要。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在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等过程中,及时肯定患者的进步,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面对术后恢复。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涵盖了体位管理、伤口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锻炼、饮食与生活习惯以及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这些护理要点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关键作用。患者及家属应积极参与护理过程,若在护理过程中有任何疑问,要及时咨询医生,以便更好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重新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髋关节置换术复健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