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针灸+激素,面瘫治疗双保险
老年模式

针灸+激素,面瘫治疗双保险

钟廷冲 灵山县人民医院
2025年11月05日 32页 2454 海报 复制链接

面瘫,医学上称为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表情和日常生活。据《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显示,面神经炎年发病率为(20-30)/10万人,且发病群体广泛,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在面瘫的治疗领域,早期采用针灸与激素联合治疗,正逐渐成为临床推荐的重要方案,为面瘫患者带来康复的“双保险”。

一、认识面瘫:突如其来的“面部危机”

面神经炎由面神经受损引发,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寒冷刺激等为常见诱因。发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出现无法皱眉、闭眼,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症状,进食时病侧齿颊易留食物残渣,还常伴随流口水现象。此外,部分患者会出现耳后乳突区疼痛、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等症状。

面瘫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由于面部表情的改变,患者在社交、工作中可能会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能导致面肌痉挛、连带运动等后遗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面瘫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针灸治疗:古老医术的现代应用

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瑰宝,在面瘫治疗领域应用已久,疗效显著。现代研究证实,其通过刺激面部穴位、调节经络气血,可有效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从神经生物学视角,针灸刺激面部穴位可激活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针刺引发的神经冲动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促使其释放5-羟色胺、脑啡肽等内源性神经递质与神经肽,发挥调节神经、抗炎镇痛功效,进而改善面神经血运,减轻水肿,加速神经修复再生。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面瘫效果显著。多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早期针灸干预可提升治愈率。一项纳入200例患者的研究表明,一疗程后针灸组面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85%)显著高于药物组(60%)。治疗常选取翳风、地仓等面部穴位,通过针刺补泻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三、激素治疗:对抗炎症的“主力军”

糖皮质激素是面瘫早期治疗的常用药。面神经炎发病时,面神经受病毒感染或其他因素刺激,引发炎症、水肿,压迫神经影响传导。糖皮质激素凭借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能有效减轻面神经炎症和水肿。

从药理学看,它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调节基因表达。一方面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介质合成释放,减轻炎症;另一方面增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降低血管通透性,缓解神经水肿,助力面神经恢复。

《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指出,面瘫患者在发病72小时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最佳。临床常用泼尼松口服,按每千克体重1mg给药,每日不超60mg,晨起顿服,5-7天后减量,总疗程10-14天。大量实践证实,早期规范使用激素可有效降低面瘫后遗症发生率。

四、针灸+激素:强强联合的“双保险”

针灸与激素联合治疗面瘫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协同增效。激素可快速缓解面神经炎症水肿,改善神经恢复环境;针灸则通过调节经络气血,助力神经修复与肌肉功能重建。二者从不同病理环节发力,实现“1+1>2”的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显示,对300例面瘫患者分组治疗后发现,针灸联合激素治疗组治愈率达90%,显著高于单纯针灸组的75%与单纯激素组的70%,且该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更快,后遗症发生率更低。

此外,联合治疗还能减少单一治疗方法的副作用。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血压波动、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而针灸作为一种绿色疗法,基本没有这些副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药物副作用对患者身体的不良影响。

五、面瘫治疗小贴士

除了规范的针灸和激素治疗,面瘫患者日常护理也至关重要:①面部保暖,外出佩戴口罩、围巾防风;②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③每日3-4次面部康复训练(皱眉、闭眼、鼓腮等),每次10-15分钟,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面瘫虽然会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但只要及时发现、早期治疗,采用针灸与激素联合治疗的“双保险”方案,并配合良好的生活护理,大多数患者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重新恢复灿烂的笑容。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面瘫针灸激素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