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临床检验为何要做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为何要做C反应蛋白?

伍碧珍 平昌县第二人民医院
2024年11月27日 28页 6082 海报 复制链接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医生除了询问身体状况、测量体温,验血之外,还经常会提到一项关键指标——“C反应蛋白”。那么,这个C反应蛋白究竟是什么呢? C反应蛋白能反映出啥问题呢?

什么是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在身体防御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我们身体遭受感染或出现炎症时,C反应蛋白的水平会迅速上升。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和儿童的C反应蛋白水平一般在0.068—8.2mg/L之间,新生儿的正常值略低,在0.6mg/L以下。一旦C反应蛋白水平超过正常值,就意味着身体可能被感染,或出现炎症。因此,在解读C反应蛋白结果时,需要结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临床检验为何要做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C反应蛋白,能反映些啥?

1.能反映组织损伤和手术创伤

当身体遭受病毒或细菌的侵袭时,C反应蛋白便“挺身而出”。在急性发病期,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标志物,其水平会显著提高。这种升高是身体为了对抗感染和修复损伤而启动的自然机制。尤其在手术创伤后,医生经常通过C反应蛋白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术后感染等紧急情况。如果术后病人的C反应蛋白在一周内出现大幅度的升高,这也就预示着感染或血栓栓塞的风险也大幅度增加。

2.能区分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

C反应蛋白如医生手中的利器,能区分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一旦发生细菌性感染,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的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对于病毒性感染,C反应蛋白的表现则截然不同;由于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方式不同于细菌,C反应蛋白的反应相对较弱或无反应。

3.能监测器官移植情况

当一个新器官进入受者体内,身体需要时间来适应这。在这个过程中,C反应蛋白会暂时性地升高,这是正常的现象。通常,在移植后的三天内,C反应蛋白的水平会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回落。如果C反应蛋白的水平持续居高不下,则暗示着身体有排斥反应。

4.能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

C反应蛋白不仅能揭示身体内部的炎症状态,还能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为了更准确地检测C反应蛋白的水平,应用“超敏乳胶增强法”检测技术能够使医生发现低浓度的C反应蛋白,从而更早地预警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时,发生急性脑卒中的概率和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更高。因此,定期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就像是给心脏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利于尽早发现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C反应蛋白的升高出现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阶段。在心血管疼痛开始数小时之内,C反应蛋白的含量就会有所升高,并在3~4天内达到高峰。

临床检验为何要做C反应蛋白?

5.能评估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C反应蛋白可以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的水平,来预测胰腺炎的风险。当C反应蛋白的含量少时,发生坏死性胰腺炎的概率也相对较低;而当C反应蛋白超过标准值时,发生胰腺炎的概率就会显著上升。

6.能帮助关节炎的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其评判标准中就包含了C反应蛋白的水平升高。而其他类型的关节炎,如痛风、银屑病关节炎等,也常常伴随着C反应蛋白的水平异常。以痛风为例,当痛风处于发作期时,C反应蛋白的水平通常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升高。这种升高不仅有助于医生诊断痛风,还能帮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但需要注意的是,C反应蛋白的升高并非痛风所独有,脓毒性关节炎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仔细鉴别,避免误诊。而在银屑病关节炎中,因为银屑病关节炎的病变主要累及小关节,而非大关节,所以只有在少数病变累及大关节的患者中,C反应蛋白含量才会出现升高。

7、能帮助血管炎的检测

患有巨细胞动脉炎的患者会出现特异性症状,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幸运的是,在抗中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的血管炎患者检测中,C反应蛋白的升高尤为常见。这种升高有助于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巨细胞动脉炎。尽管C反应蛋白在巨细胞动脉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要注意,C反应蛋白的升高同样并非巨细胞动脉炎所独有,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

临床检验为何要做C反应蛋白?

总之,C反应蛋白能在感染和炎症时迅速升高的指标,在很多感染性疾病中,通过观察C反应蛋白的变化,便可以决定抗炎药物的使用剂量,能有效帮助临床上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临床检验C反应蛋白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