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的奇妙世界:如何通过声波了解身体健康
提起声音,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生活中的声音无处不在,但你知道声音也能带你“看世界”吗?超声波,作为一种难以被人耳所捕捉的机械波,却在医学领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奇妙的世界。它无需开刀、无需射线,就能“透视”我们的体内奥秘。那么超声波到底是如何了解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呢?
一、超声波的神奇世界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可以高于20000Hz,有着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等特点。在医学领域中,2-10MHz是诊断时常用的超声波频率。这些高频声波可以在人体内传播,且碰到不同组织后还可以反射一部分回来,这些声波再经由计算机处理后,会以波形、曲线或是图像的形式显示和描记出来,超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图像特征对其生理及病理情况作出诊断,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二、常见的超声检查小疑问
1.检查时为什么要涂抹东西?
很多人在检查时都不清楚,身上涂抹的黏黏的东西是什么?那个类似胶状物的东西其实是耦合剂,是一种水性高分子凝胶组成的医用产品。耦合剂的PH值为中性,对人体无毒无害,可以起到湿润皮肤的作用,但不会被皮肤所吸收,也没有腐蚀性,更不会对患者的皮肤或是衣物造成污染。轻轻一擦即可去除,方便快捷。涂抹耦合剂主要是为了增加探头和皮肤之间的紧密度和润滑度,从而使超声波可以更好地穿透皮肤,得到更加清晰的图像。
2.彩超为什么也是黑白的?
说起彩超,相信很多人都以为这种超声检查是五彩斑斓的颜色,但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彩超并非是彩色的,而是一种彩色多普勒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用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来表示人体内血流的方向和速度。在进行彩超检查时,如果医护人员需要查看患者该处的血流信息,会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如果无需查看,依然是黑白色画面。但这并不会影响对患者组织结构的观察,因此患者无需过于担心。
3.检查时为什么要不停变换体位?
在进行超声检查时,不少人都会比较疑惑,为什么医护人员一会儿让自己平躺,一会儿又需要侧卧,甚至有的检查还需要起身走动一下?这是因为在检查一些部位时,需要特殊的体位才能看的更清楚,从而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判断,避免漏诊或误诊。例如在进行产检超声时,如果宝宝不配合,就需要准妈妈通过改变体位的方式来协助宝宝进行运动。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左侧卧或是右侧卧,如果此时宝宝仍然不配合,就需要准妈妈走动一下再继续检查。因此,为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好好配合医护人员的要求,根据检查情况变化体位,帮助检查的顺利进行。
4.不同超声前为什么要求不同?
在进行超声检查前,有的时候医护人员会让自己提前憋尿,有的则需要空腹检查,究竟哪些需要憋尿或空腹呢?通常在进行膀胱、前列腺、输尿管或是经腹部妇科超声检查时需要患者提前憋尿。这是因为人体的肠道中有气体,很可能对这些部位的检查过程造成干扰,这些检查部位都位于盆腔深处,憋尿后,膀胱更加充盈,可以减少肠管和气体的干扰,且充盈的膀胱可以为超声检查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得检查图像更加清晰;而在进行肝脏、胆囊、胆道以及胰腺等部位的超声检查时,通常需要空腹。在患者空腹8-12小时后,肝脏所分泌的胆汁会储存于胆囊内,此时胆囊充盈,更有利于显示该部位的病变情况,而且可以真实反映出胆囊的体积和形态。如果患者进食,则会导致胆汁排出,此时再进行超声检查时会导致囊壁、小结石以及息肉等无法被清除显示,甚至不显示。因此,不一样的超声检查要求不同,患者应当提前跟医护人员沟通,谨遵医嘱做好准备工作,以便获得清晰准确的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作为现代医学中发展最快、普及最广且实用性最强的影像学检查之一,为无数患者的诊断治疗带来了福音。只有充分了解超声检查知识,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才能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更好地保障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