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这些知识要了解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这些知识要了解

李春梅 重庆渝西医院
2025年04月09日 42页 1401 海报 复制链接

急性心肌梗死又称“心梗”,是现代生活中的一种常见急危重症,相关统计显示,仅2022年一年,心梗住院患者数量就达到103.4万人次,而住院患者死亡率约4.3%,是危害居民心血管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症之一。同时,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及时正确的急救,配合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死亡率的降低以及预后的改善。下面就针对心梗的急救与护理知识为大家进行科普。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

(一)拨打“120”

在心梗的急救过程中,时间就意味着生命。一旦出现疑似心梗症状(包括胸骨后、心前区疼痛,常放射至肩背、颈部等部位,伴随呼吸困难等),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且尽可能全面告知接线员患者所在位置、当前症状表现等情况,有条件者同步进行血压、心率测量,并且告知接线员测量结果,以便急救团队尽快完善准备、抵达现场。

(二)让患者原地休息

在等待急救团队的过程中,嘱咐患者不可随意走动或剧烈活动,帮助其保持静坐或平躺的姿势(如户外发病,尽量选择安全的位置),以免活动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肌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同时,应当尽量采取头高足低的体位,并且将围巾、衣领等束缚解开,以免影响患者呼吸。

(三)心肺复苏(CPR)

若患者突发晕倒,初步判断其失去意识且心跳呼吸停止,应尽快为其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具体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胸外按压

将患者调整为仰卧姿势,施救者两手交叠,十指相扣,两臂与患者胸骨水平线呈90度,定位于其两乳头连线的中间位置,借助上身力量进行用力按压,动作尽量规范,以深度至少达5厘米、每分钟按压100~120次为达标。

2.开放气道

将患者口腔内的异物进行彻底清理,包括分泌物、义齿等,协助患者仰头、抬颌,尽量让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水平地面呈90度,让气道得以打开,让空气能顺利进入患者肺部。

3.人工呼吸

将患者两边鼻翼捏住,施救者深吸气,对准患者的嘴部,确保完全覆盖,向其口腔内吹气,以观察胸廓有起伏为标准。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频次比为30:2,如此反复,直至急救团队抵达。

(四)服用药物

对于心梗患者,在等待急救团队到来的过程中,应当谨慎服药。且某些药物不一定适合所有患者,因此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患者意识清醒,并且无阿司匹林过敏史,可让其嚼服300毫克;若患者意识清醒,有胸痛症状且无低血压,可让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保持平卧位。

(五)避免饮水

一方面,在患者急性发病时喂水,可能因意识不清醒而发生呛咳、误吸,另一方面,心梗急性发作时如摄入大量水分,可导致心脏承受更大的压力,严重时还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在急救团队到达后,通常会立即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给予氧气吸入以及院前安抚镇痛,再将其安全转运至院内,经绿色通道快速入院治疗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知识

(一)心理护理

患者在经历突发疾病后,往往容易出现不安感与焦虑感,因此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抚及鼓励。

(二)饮食护理

早期患者的饮食建议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并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以清淡为宜,并且注重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的均衡补充。

(三)排便护理

患者由于卧床活动量减少,容易出现便秘问题,而用力排便又可导致心率失常等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因此,应当让患者适当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避免其用力排便。

(四)康复指导

监督患者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鼓励其适当进行活动,包括散步、爬楼梯等,注意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让患者日常保持情绪稳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督促其坚持遵医嘱规范服药;提醒其定期接受复诊。

急性心肌梗死是极具危险性的心血管疾病,而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对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家日常应当了解、学习心梗的急救与护理知识,为宝贵的生命赢得更多的机会。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与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