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健康适度饮食,远离梗阻困扰

健康适度饮食,远离梗阻困扰

单庆荣 四川宜宾珙县人民医院
2024年08月07日 17页 3536 海报 复制链接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健康适度的饮食,能让人们远离许多疾病困扰,能为我们带来身体的健康。反之,不健康的饮食或暴饮暴食会为你带来心血管方面、代谢方面、胃食管、胰腺等方面的诸多疾病,对你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使你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也开始逐渐衰退,消化系统也不例外。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由于工作原因,平时缺乏锻炼,身体机能在逐渐开始走下坡路,由于身体机能的变化,消化系统功能也会有所下降,更容易受到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困扰,其中较容易发生的便是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下面重点为大家科普一下肠梗阻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肠梗阻呢?

肠梗阻就是肠腔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在肠管内运行,顺畅通过肠道,而导致的肠道梗阻。

(一)、根据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机械性肠梗阻:是各种机械性因素如:结石、粪块、寄生虫、异物;肠管扭转、腹腔肿瘤压迫、肠粘连引起肠道扭曲、腹内外疝;肠壁病变如:肠肿瘤、肠套叠、先天性肠道闭锁等,导致肠腔狭窄、肠道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而造成的梗阻。

2.动力性梗阻:肠壁本身无器质性病变,是神经反射或腹腔内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使肠内容物无法再肠道内正常通行。

(二)根据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又可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

二、肠梗阻的症状有哪些呢?

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对于机械性肠梗阻你可能并不陌生,它是常见的肠梗阻,但饮食过度造成的梗阻你可能没怎么见识过。特别在晚餐过饱,又没有活动,导致食物在肠腔内排空慢,会突然出现夜间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并伴恶心、呕吐、乏力、严重者发生疼痛性休克,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容易与急性胰腺炎相混淆。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合理的饮食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饮食八成饱”则是预防肠梗阻的关键之一。下面我为你科普一下:

三、为什么50岁以上的人更容易患肠梗阻?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肌肉力量逐渐减弱,包括肠道肌肉在内。肠道肌肉的减弱使得食物在肠道中的推进速度减慢,容易在肠道中形成滞留,滞留时间过长又导致了肠道血运受阻,从而增加了肠梗阻的风险。此外,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可能对消化系统造成一定的负担。例如,老年人,经常吃饱了,看见饭菜没吃完,剩得不多,觉得倒掉可惜,常会忍受饱胀,将就将剩下的饭菜吃掉;另外,一些人可能因为工作忙碌或生活习惯不佳,导致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不良行为,进一步加剧了肠道的负担,增加了患肠梗阻的风险。

四、饮食过饱如何导致肠梗阻?

饮食过饱会导致食物在肠道中过度堆积,使得肠道内容物增加,压力增大。这种压力可能导致肠道壁的损伤或炎症,使得肠道壁变得脆弱。一旦肠道壁受到损伤或炎症的侵袭,就容易形成局部的狭窄或堵塞,从而引发肠梗阻。此外,饮食过饱还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功能下降,使得食物在肠道中的推进更加困难,进一步加剧了肠梗阻的症状。

五、如何预防肠梗阻?

除了“饮食不过饱”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预防肠梗阻:

1、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2、适量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肠道蠕动功能,减少食物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

3、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

4、戒烟限酒:烟酒对消化系统具有刺激作用,长期过量可能增加患肠梗阻的风险。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消化系统疾病,从而降低患肠梗阻的风险。

总之,养成健康适度的饮食习惯,不仅是老年人需要注意的饮食习惯,年轻人也不要业外哟!避免饮食过饱,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同时结合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多方面的措施来维护身体健康,远离梗阻的困扰吧!

如果一旦出现了疑似肠梗阻的症状,如剧烈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切不可耽搁,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健康饮食梗阻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