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糖控制得当,母婴健康的重要保障
妊娠期高血糖一般分为三种:孕前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妊娠糖尿病。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孕妈妈都需要控制好孕期的血糖水平,这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妊娠期高血糖对孕妇、胎儿、新生儿影响大。母体易胚胎发育异常,流产,并发妊高症,酮症酸中毒,感染或难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胎儿易致巨大儿、生长受限、流产、早产、窘迫、畸形等;新生儿易致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等。因此,需控制妊娠期血糖,才能保障母婴的近期及远期健康。
要想控制好妊娠期血糖,保障母婴健康,需要了解诊断标准及注意事项以及掌握医学营养、运动来控制血糖,并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一、妊娠期高血糖诊断标准及注意事项
早孕期空腹血糖在5.1~5.6mmol/L,不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此类孕妇在妊娠24~28 周直接行糖耐量检查,也可复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5.1mmol/L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空腹血糖<5.1mmol/L时则行75 g糖耐量检查。妊娠24~28周行75 g糖耐量检查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方法:空腹、口服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阈值分别为5.1mmol/L、10.0mmol/L、8.5mmol/L,任何一个时间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检查时注意:应于清晨9点前抽取空腹血,时间较晚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糖耐量检查前一晚应避免空腹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清晨反应性高血糖,从而影响诊断。孕前未确诊、孕期发现血糖升高达到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应诊断为孕前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同时任意血糖≥11.1mmol/L;HbA1c≥6.5%。
二、妊娠期高血糖营养管理与指导
1. 妊娠期高血糖孕妇应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妊娠早期不低于1600kcal/d,妊娠中晚期1800~2200kcal/d 为宜;伴孕前肥胖者应适当减少能量摄入,但妊娠早期不低于1600kcal/d,妊娠中晚期适当增加。
2. 膳食方案的制定:根据孕前BMI和妊娠期体重增长速度指导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制定个体化、合理的膳食处方。为了控制每日摄入总能量,把每天的餐次合理安排为3次正餐和2~3次加餐。
3.每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75g,占总能量的50%—60%为宜;蛋白质每日摄入不低于70g,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摄入的7%,限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推荐每日摄入25—30g膳食纤维,达到降低过高餐后血糖的目的。
4.妊娠期高血糖孕妇应根据孕前BMI制定妊娠期的增重目标,建议孕前正常体重孕妇妊娠期增重8.0~14.0 kg,孕前超重和肥胖孕妇妊娠期增重应减少.
三、运动指导
1.妊娠前和妊娠期的规律运动可明显降低正常体重孕妇,尤其是超重和肥胖孕妇的妊娠糖尿病发生风险;规律运动可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达标率,减少母儿不良结局。
2.无运动禁忌证的孕妇,1周中至少5天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妊娠期进行有氧运动能改善妊娠结局。运动形式包括步行、快走、游泳、固定式自行车运动、瑜伽、慢跑和力量训练。妊娠期应避免仰卧位运动。
四、妊娠期高血糖孕妇血糖监测频率及血糖控制目标
1.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诊断后行自我血糖监测并记录空腹及餐后血糖,如血糖控制良好,可以适当调整监测频率;A1型妊娠糖尿病至少每周监测1天空腹和三餐后血糖,A2型妊娠糖尿病至少每2~3天监测三餐前后血糖,孕前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不达标者每日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记录空腹、餐前及餐后血糖,如血糖控制良好,可以适当调整监测频率。
2.妊娠糖尿病及孕前糖尿病孕妇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为餐前及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 或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避免夜间血糖<3.3mmol/L。
总之,要进一步良好控制妊娠期高血糖,保障母婴健康,不仅需要了解相关知识,还需要联结多方合力,共同推进母婴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