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冠脉介入:从堵塞到畅通的“清道夫”

冠脉介入:从堵塞到畅通的“清道夫”

蒋童非 长沙泰和医院
2024年07月31日 52页 3722 海报 复制链接

在心血管疾病日益严峻的今天,冠心病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威胁着无数人的生命健康。据统计,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因冠心病而失去生命,且这一趋势正在逐渐年轻化。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冠脉介入治疗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疏通堵塞冠状动脉、拯救患者生命的“清道夫”。本文将主要围绕冠脉介入这一神奇的医疗技术,带您深入了解其作为“清道夫”使血管从堵塞到畅通的全过程。

一、冠脉介入:定义与原理

冠脉介入的全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一种通过血管内插管技术,利用导丝、导管等器材对冠状动脉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微创方法。它主要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将器材送入冠状动脉内部,进行造影检查,以明确冠状动脉的狭窄或堵塞情况。一旦明确了病变的具体位置与程度,便可通过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方式,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从而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等症状。

二、冠脉介入的主要步骤

1. 术前准备:在进行冠脉介入手术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手术风险。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疾病,则可能不适合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此外,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术前心态,避免情绪上的剧烈波动,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2. 消毒与麻醉:冠脉介入手术通常选择右手桡动脉作为穿刺点,在对手臂进行全面消毒后,便可注入适量麻醉剂进行局部麻醉,以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疼痛感。

3. 穿刺与置管:在麻醉生效后,就需要使用破皮刀在穿刺位置开个小口,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在穿刺成功后便可送入穿刺导丝,随后沿着导丝在其中置入鞘管(包括内鞘与外鞘),再拔出穿刺导丝及内鞘,留外鞘在血管中,为后续导丝及导管的进入建立通道。

4. 造影检查:接下来,再通过外鞘将造影导丝及造影导管送入血管,使得造影导管到达冠脉口后,并注入造影剂与抗凝剂。随后,便可以通过X光透视,在电脑屏幕上清晰观察血管的形状和病变部位,这一过程对于确定“罪犯血管”(即导致血管堵塞的血管)至关重要。

5. 支架植入:在确定病变部位后,则可以定向送入导引导管及导引导丝,以便将球囊和支架送入病变血管位置。球囊在未加压时呈扁平状,加压后则会变得充盈,能够挤压血管内的斑块,使其紧贴血管内壁。同时,支架也可呈网状固定在血管壁上,从而恢复血管的通畅性。

6. 切口包扎与术后观察:支架植入完成后则需要退出导管和导丝,并进行清理与加压包扎等步骤。在术后,患者需注意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肿胀,并观察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由于造影剂对肾脏有一定影响,因此患者应适量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三、冠脉介入的优势与效果

冠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相比传统的开胸手术,对患者的身体损伤更小,术后恢复也更快,大多数患者在术后即可下地活动,且该手术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同时,通过高精度的X光透视和造影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血管内部的病变情况,从而进行精准的诊断和治疗。这种精准性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在另一方面,冠脉介入对于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迅速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可以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这一举措也显著的减低了病患的死亡率。在保护心肌的基础上,冠脉介入治疗还可以预防患者再次发作心绞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相比传统的溶栓治疗,PCI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I治疗后,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减少因病缺勤带来的经济损失。

冠脉介入治疗作为现代医学的一项杰出成就,为心脏病患者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它以其独特的微创、精准、高效特性,成功扮演了疏通堵塞冠状动脉、拯救生命的“清道夫”角色。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与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冠脉介入治疗将在未来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更多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冠脉介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