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知药懂药 科学合理用药

知药懂药 科学合理用药

吴炳贤 开平市中心医院
2025年01月08日 57页 2179 海报 复制链接

药物在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在突发身体不适、头疼脑热等情况,药品能缓解症状。如,感冒药可应对常见的感冒症状;胃药能缓解胃病;然而服用药物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存在错误使用药物的情况,另一方面,药物滥用而引起不良反应。以下我们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用药常识,让大家知药懂药,才能科学合理用药

一、生活中常见的用药常识:

1.安全合理选择药品

急于用药,盲目相信偏方,是常见的误区。这可能导致病情延误和不良反应。因此,应先确定诊断,明确用药目的,不能仅凭感觉或单一症状随意用药。选择针对性药物和适当剂量,制定用药方案。必要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2.注意药品使用期限

药品有使用期限,过期可能降低药效或变质,需及时处理。有效期至月份的药品,期限至月底;至日的,至标注日期。独立包装药品未开封且妥善贮存,有效期前可正常使用;非独立包装的,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小包装液体剂、颗粒剂建议24小时内用完。胰岛素制剂开启前冷藏,开启后不超过25℃保存,可使用28天,使用中无需冷藏。

3.特殊剂型用药

药物剂型不同,服用方法各异。咀嚼片需咀嚼后咽下以加速崩解和提高疗效;泡腾片应泡水服用,水温约40℃,待完全溶解后饮用。肠溶片、缓释片和控释片不可掰开,应整片吞服。舌下片置于舌下含服约5分钟,半小时内避免进食或饮水以免影响效果。

4.注意用药的时机

在临床治疗中,病人常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服药时间对疗效至关重要。最佳服药时间的确定需考虑药物特性、吸收特点、对胃肠道的刺激性、病人个体差异及药物作用时间等因素。例如,某些药物应在餐前服用以促进吸收,减少食物干扰;而有些则适合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刺激。对于受昼夜节律影响的药物,如激素或高血压药物,建议在特定时间服用以保证最佳疗效。

5.防止滥用药物

滥用药物对健康有害。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大剂量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效果更好,但实际上这会损害肝肾功能,甚至导致器官衰竭。激素滥用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抗生素滥用则可能产生耐药性,增加感染治疗难度。此外,滥用药物可能延误病情,加重症状,并引起嗜睡、乏力、抑郁、失眠等不良反应。因此,我们应合理用药,避免滥用。

6、防止药物过敏

过敏体质者用药需谨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都是不同的,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在生活、食物和药物方面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对某种药有明确过敏史者应禁止再次使用。

7、药品说明书上的“禁忌”“忌用”“慎用”不一样

阅读药物说明书时,留意“慎用”“忌用”和“禁用”等警告。"禁用"表示绝对不可使用,以免产生严重后果,如青霉素过敏者应禁用青霉素;"慎用"意味着使用时要谨慎,并注意不良反应,不适时应停药并咨询医生;"忌用"则指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应尽量避免,例如头孢类抗生素与酒精共用可能引起严重反应。

8、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

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药品是用来预防治疗疾病,有确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二、科学合理用药的建议

1.仔细阅读说明书:药品说明包含关键信息,如名称、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条件和有效期。它是患者正确使用药品的权威指南,理解说明书对合理用药非常关键。

2.遵医嘱用药: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开具适当药物和剂量。请务必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用药方式。若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反馈给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3.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使用多种药物时,需警惕相互作用可能减弱药效或引起不良反应。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遵循建议以避免风险。

4.服药时不要饮酒:服用药物时,最好避免饮酒。

5.关注药物有效期:药箱中的药品应定期清理过期药品应及时丢弃并购买新药以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应检查药品的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避免药品受潮、变质等问题的发生。

6.遵嘱停药:有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长期服用若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反跳现象。因此,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需要停药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停药。

药物能缓解不适,但也有风险。掌握正确用药时机和避免误区至关重要。用药时可能因多种原因陷入误区,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务必阅读说明书,咨询医生或药师,并按医嘱用药,确保健康安全。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科学合理用药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