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急救:黄金四分钟,你能做什么?
猝死,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汇,却在我们身边悄然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他人猝死的紧急情况,而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至关重要。因为猝死急救的黄金时间仅为四分钟,在这短短的四分钟内,我们的行动可能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存亡。
一、认识猝死与黄金四分钟
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其发生迅速且意外,往往让人措手不及。而黄金四分钟则是指在猝死发生后的四分钟内,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时间窗口。因为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超过四分钟,大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即使后续恢复心跳,也可能会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二、判断与呼救
判断是否猝死:当遇到一个人突然倒地,我们首先需要迅速判断其是否为猝死。观察其是否有呼吸,可通过看胸廓是否有起伏,将脸颊靠近口鼻感受气流等方式判断,时间约 10 秒左右。若无呼吸且无反应,即可初步判断为猝死。
呼救:确定患者猝死后,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20,保持冷静地向接线员准确报告地点、现场情况等关键信息,比如具体位置、标志性建筑、患者的大致年龄和性别、目前的症状等,以便专业急救人员能尽快到达现场,从而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三、心肺复苏术(CPR)
胸外按压:这是 CPR 的核心环节。将患者平躺在坚硬的平面上,施救者跪在其身旁,两手掌根重叠,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 1/3 处),双臂垂直于患者胸部,利用上半身的力量,有节奏地按压。按压频率至少 100 - 120 次 / 分钟,按压深度至少 5 - 6 厘米,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能够有效地充盈血液。
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向下压,另一手向上抬起其下颏,使头部后仰,气道得以开放,这样有利于人工呼吸的进行,也能减少误吸的风险。
人工呼吸:在开放气道后,施救者用一只手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然后嘴对嘴紧密贴合,缓慢吹气,每次吹气持续约 1 秒,看到患者胸廓有明显抬起即可,然后松开鼻孔,让患者自行呼气。按压与吹气的比例通常是 30:2,即每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就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接手。
四、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
AED 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医疗设备,能够在分析患者心律后,自动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在黄金四分钟内使用 AED,可显著提高猝死患者的存活率。当取得 AED 后,按照设备上的图示和语音提示操作。先为患者贴上电极片,将设备开启,AED 会自动分析心律,如果提示需要除颤,施救者应确保无人接触患者,然后按下电击按钮。电击后,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专业急救人员接手。
五、注意事项
在急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冷静,按照标准的急救流程操作,避免因紧张而造成错误的急救方式,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
如果现场有其他人,要合理分工,比如一人负责拨打急救电话,一人负责实施 CPR,一人负责寻找 AED 等,提高急救效率。
即使经过急救,患者仍未恢复意识和呼吸,也不能轻易放弃,应持续进行 CPR,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并接手处理。
结语:
掌握猝死急救知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技能。在黄金四分钟内,我们能做的就是迅速判断、及时呼救、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术并合理使用 AED,这些行动或许就能为濒死的生命争取到生的希望。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习急救知识,让生命在危急时刻不再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