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超声波探秘:一张B超图,带你了解下肢静脉血栓的那些事

超声波探秘:一张B超图,带你了解下肢静脉血栓的那些事

胡宇飞 长沙东协盛医院
2024年07月31日 48页 4424 海报 复制链接

在我们身体的血管网络中,下肢静脉作为血液回流的重要通道,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当这些静脉中出现不速之客——血栓时,就会引发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今天,我们就通过一张B超图,一起揭开下肢静脉血栓的神秘面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了解它的形成、诊断及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发生主要由于静脉血液在下肢血管内流动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或静脉壁损伤等因素导致。当血栓形成后,会阻塞静脉管腔,影响血液回流,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患肢肿胀、疼痛、压痛、浅静脉曲张、股青肿/股白肿、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升高等。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可能是由于血栓刺激静脉壁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或继发感染所致。

下肢静脉血栓,简单来说,就是在下肢静脉的血管内形成了血凝块,这些血凝块像拦路虎一样,阻碍了血液的正常流动。它们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以及静脉内皮损伤。长期卧床、手术、创伤、肿瘤、高龄、肥胖、妊娠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血栓形成的催化剂。

当我们怀疑下肢静脉中可能存在血栓时,B超成为首选的检查手段。它可以无创、安全,还能实时、动态地展示血管内部的情况,且可以多次重复对比,让我们对血栓的位置、大小、形态及病情变化一目了然。

检查过程揭秘:准备阶段:受检者需仰卧在床上,放松下肢,医生会在大腿和小腿内侧均匀涂抹耦合剂,这是一种帮助超声波更好穿透皮肤的介质。定位血管:医生使用B超探头,从腹股沟附近开始,以横断面影像初步掌握动静脉的走向。随着探头的移动,屏幕上逐渐显现出清晰的血管图像。搜索血栓:医生会仔细搜索血管内的异常回声,这些回声通常代表血栓的存在。急性血栓在B超下表现为均质性低回声,管腔增宽,管壁光滑;而慢性血栓则可能呈现不均质、不规则的中等或强回声,管腔缩小,管壁毛糙。确诊与评估: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医生可以进一步观察血管内的血流情况。如果血流信号中断或显示充盈缺损,结合灰阶超声的表现,就可以确诊下肢静脉血栓。此外,CDFI还能评估血栓的栓塞程度、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在B超图像上,血栓的形态各异,但都有其独有的特征。以一张典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B超图为例:急性血栓:屏幕上可见管腔内充满低回声团,管腔增宽,管壁光滑整齐。这些低回声团就像漂浮在河流中的冰块,随着血流的波动而轻微移动。慢性血栓:与急性血栓不同,慢性血栓在B超下表现为不均质、不规则的中等或强回声。管腔缩小,管壁毛糙,血栓仿佛已经扎根于静脉壁上,周围还可能有侧支循环形成。完全闭塞型血栓: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情况。B超图像上,静脉管腔被实性回声完全占据,无法压扁,CDFI显示无血流信号。这意味着血液已经完全无法通过这条静脉回流。

预防:保持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保持饮食均衡,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对于高危人群,如手术患者或长期卧床者,可使用弹力袜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进行预防。

治疗:发病时,建议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肢体肿胀,尤其注意避免对患肢进行按摩、挤压等,避免引起血栓脱落。当全身症状和局部压痛缓解后,可进行轻便活动,起床时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药物治疗: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进行溶栓治疗,在血栓形成早期可通过溶栓药物将血栓溶解。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复杂的静脉血栓,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取栓、放置下腔静脉滤网防止急性肺栓塞等操作。

通过一张B超图,我们不仅看到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庐山真面目,还了解了它的形成、诊断、症状、危害以及预防与治疗的全过程。面对这个隐形的健康杀手,我们无需过分恐慌,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有效守护我们的静脉健康,享受美好生活。记住,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预防措施永远是预防疾病最好的武器。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超声波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