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体检报告的尿常规看不懂?一文教你看个清清楚楚!

体检报告的尿常规看不懂?一文教你看个清清楚楚!

张燕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肾内科
2024年11月20日 11页 4859 海报 复制链接

尿液——身体的“晴雨表”

你是否曾在体检报告上看到一串关于尿常规的术语和数字,却如同看天书般摸不着头脑?其实,尿液就像我们身体的“晴雨表”,通过它的变化,我们可以窥见内在健康的秘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拆解这封来自身体的“健康信件”,看清尿常规报告中的奥秘。

一、尿常规检查是什么?——解读身体的“健康信件”

尿常规检查,顾名思义,就是对尿液进行常规性的监测和分析。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每天都会给我们寄出一封“信件”,而尿液就是这封信的载体,里面包含了关于我们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正常的尿液主要由水、尿素、电解质等组成,它们的含量和比例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标志着身体的正常运作。

在尿常规检查中,主要关注的指标包括尿蛋白、尿糖、尿PH、尿比重、红细胞、白细胞等。这些指标就像信件中的关键词,帮助我们快速了解身体的状态。如果这些指标出现异常,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进一步了解背后的原因。

二、蛋白尿:尿液中的“泡沫之谜”

你是否注意过,偶尔在小便后发现马桶中的尿液泡沫异常丰富,久久不散?这可能就是尿液中富含蛋白质。

蛋白尿的出现蛋白质可能有多种原因。短暂的蛋白尿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发热或情绪激动、高蛋白饮食等引起的生理性变化,这种情况下,蛋白尿通常会自行消失。然而,持续性的蛋白尿则可能是肾脏过滤功能受损的信号。当肾脏的过滤系统出现问题时,原本不该漏出的蛋白质就会“溜”进尿液中。

持续性的蛋白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它可能是肾炎等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就像净水系统的过滤网破损后,杂质会进入饮用水管道,我们需要及时修复过滤网,确保水质安全。

三、血尿:尿液中的“红色警报”

当尿液中出现血液时,这就是身体发出的“红色警报”。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尿液颜色变红,肉眼可见;而镜下血尿则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红细胞的存在。

血尿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炎甚至肿瘤的信号。就像河流中出现红色染料,提示上游可能有工厂排放污染物,我们需要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源头。值得注意的是,食用火龙果等富含甜菜红素的水果后尿液变红,无需担心,属于正常现象,只需多喝水增加尿量,帮助色素排出,如果尿色持续异常,建议咨询医生。

四、肾炎:肾脏的“防御战”

肾脏是身体的重要“过滤器”,负责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当外来因素如感染、免疫异常等入侵时,肾脏可能会发动一场“防御战”,这就是肾炎。肾炎的发生可能导致肾小球受损,影响肾脏的过滤功能,出现蛋白尿和血尿等表现。

可以将肾炎比喻为过滤器的滤网被破坏,导致杂质漏入净水中。如果不及时修复,过滤器的功能将进一步恶化,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肾功能衰竭。

肾炎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有时仅表现为乏力、没有胃口、水肿或高血压。因此,尿常规检查在肾炎的早期发现中起着关键作用。

五、如何解读尿常规报告?——做自己的“健康侦探”

面对一张密密麻麻的尿常规报告,我们该如何下手呢?首先,不妨从以下几个主要指标入手:

· 尿蛋白(PRO):正常情况下,应为阴性或微量。如果出现“+”号,表示有蛋白尿,需要关注。

· 尿潜血(BLD):正常应为阴性。如果呈阳性,说明尿液中有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存在,需进一步检查。

· 尿比重(SG):反映尿液的浓缩能力。正常范围一般在1.003-1.03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提示肾功能异常。

· 尿糖(GLU):正常应为阴性。尿糖阳性可能提示血糖过高,需要排查糖尿病。

需要注意的是,单次的异常结果并不一定代表疾病的存在,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

六、面对尿常规异常,该怎么办?——正确应对有方法

当发现尿常规报告中有异常指标时,首先不要恐慌。正确的应对步骤如下:

1. 复查:有时,尿常规的异常可能是暂时性的,如检测前的剧烈运动、饮食因素等导致。建议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确认结果。

2. 咨询医生:将报告结果带给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尿沉渣分析、肾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3. 遵医嘱治疗:如果确诊有相关疾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

4. 定期随访:尤其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定期复查可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读懂尿常规,做自己健康的守护者

尿常规报告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读懂这份报告,我们就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尿常规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