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战胜乳腺癌,守护生育梦想----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科学指南

战胜乳腺癌,守护生育梦想----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科学指南

韦瑜群、宁艳婷、刘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肿瘤内科三病区
2025年04月09日 33页 1785 海报 复制链接

乳腺癌,这一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来发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全球女性第一大癌症。更令人担忧的是,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仅为48.7岁,35岁以下的年轻患者占比超过10%。尽管医疗技术的进步让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83.2%,早期患者更是超过90%,但治疗带来的生育力下降问题,却成为许多女性患者心中难以言说的痛,甚至让她们的生育梦想化为泡影。

一、乳腺癌治疗:对卵巢功能的潜在威胁

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这些治疗在对抗肿瘤的同时,也可能对卵巢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进而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因此,专家建议,一旦确诊乳腺癌,患者应在治疗前尽早进行生育咨询,评估是否需要采取生育力保存措施。

1. 化疗:卵巢功能的“隐形杀手”

化疗药物,尤其是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对卵巢的毒性极强,可能导致卵巢功能早衰甚至闭经,且年龄越大,风险越高。化疗后,患者的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和窦卵泡数(AFC)显著下降,这意味着卵巢储备功能可能严重受损,不孕的风险大幅增加。因此,建议患者在首次化疗前便采取生育力保存措施。

2. 放疗:辐射对卵巢的潜在伤害

放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取决于照射部位和剂量。虽然乳腺癌的放疗主要针对乳腺局部,但仍有少量辐射可能散射到子宫和卵巢。如果放射线直接照射到卵巢,可能导致卵巢内始基卵泡减少,甚至引发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3. 内分泌治疗:长期用药的生育隐忧

内分泌治疗通常需要持续5-10年,虽然无明确的生殖毒性,但长期治疗可能让患者错过最佳生育年龄。常用的药物如他莫昔芬和来曲唑,通常建议在治疗期间避免怀孕。此外,他莫昔芬具有胎儿毒性,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和生殖道发育异常,并增加子代患乳腺癌的风险。

4. 靶向治疗:相对温和的选择

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其不会显著增加卵巢功能早衰的风险。

二、生育力保存:为未来留下希望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存是一个重要的选择。目前,常用的生育力保存方法包括药物保护、卵母细胞冻存、胚胎冻存和卵巢组织冻存等。

1. 药物保护:GnRHa的辅助作用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是一种常用的卵巢功能保护药物,可以降低化疗导致的卵巢功能早衰风险,并提高自然妊娠率。然而,GnRHa并不能完全替代生育力冻存,通常作为辅助手段使用。

2. 胚胎冷冻:已婚女性的首选

胚胎冷冻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且技术最完善的生育力保护策略,是已婚女性保存生育力的首选方法。该技术需经历促排卵、取卵、体外受精和冷冻等步骤,通常需要2周时间,可能延迟肿瘤治疗2-6周。

3. 卵母细胞冷冻:未婚女性的希望

对于未婚女性,卵母细胞冷冻是一个可行的选择。该技术可以选择不进行促排卵,可在癌症确诊后尽快实施,不会延迟肿瘤治疗。然而,卵母细胞冷冻的技术要求更高,且存在一定的染色体和DNA损伤风险。

4. 卵巢组织冷冻:青春期患者的最佳选择

卵巢组织冷冻不需要卵巢刺激,不会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也不需要精子,因此是青春期女性和需紧急放化疗患者的最佳选择。通过腹腔镜手术取出部分卵巢组织进行冷冻,待治疗结束后将组织复苏并重新移植回患者体内,可以恢复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和排卵功能。然而,卵巢组织冷冻存在肿瘤细胞重新植入的风险,需谨慎评估。

5. 其他技术:未来的希望

其他技术如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胚胎冷冻联合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以及胚胎冷冻联合卵巢组织冷冻等,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中。

三、辅助生殖治疗:为生育梦想保驾护航

乳腺癌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需多学科评估,包括乳腺肿瘤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及生殖医学科等。

1. 促排卵:不影响乳腺癌预后

促排卵是胚胎和卵母细胞冻存的关键步骤。研究表明,促排卵并不会显著增加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和死亡风险。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促排卵会引起超生理剂量雌激素状态水平,理论上可能诱发病情进展,但并不影响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2. BRCA基因突变:生育与遗传的双重挑战

BRCA基因突变是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要危险因素。BRCA突变患者的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明显下降,窦卵泡数减少,促排卵时获卵数减少。对于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建议尽早完成生育,并考虑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筛选健康胚胎,以阻断基因突变的遗传。

3. 妊娠时机:科学选择,降低风险

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可以考虑怀孕,但妊娠时机需要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表明,妊娠并不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但妊娠与治疗的时间间隔可能影响妊娠结局。化疗完成后1年或放化疗联合治疗后2年妊娠,胎儿早产率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别。内分泌治疗期间,建议受孕前3个月停止治疗,哺乳期结束后继续。

四、总结:守护生命,延续希望

中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国外年轻10岁,治疗对卵巢功能的损害及长期内分泌治疗导致的生育年龄后延,使年轻患者面临严峻的生育问题。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是一个复杂但重要的问题。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在战胜疾病的同时实现生育愿望。

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尤其是那些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建议在治疗前尽早咨询生殖专家,制定个性化的生育力保存方案。通过多学科合作,患者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生育能力,迎接未来的生活。

在抗击乳腺癌的战役中,保护生育力不仅是对患者生命的守护,更是对她们未来生活质量的关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将能够在战胜疾病的同时,保留成为母亲的权利,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生育力保存,不仅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希望的延续。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乳腺癌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