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脑卒中康复护理措施!这些必须了解

脑卒中康复护理措施!这些必须了解

廖欢欢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
2025年02月12日 35页 1497 海报 复制链接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且进展迅速的脑血管疾病,根据我国最新《脑卒中防治报告》,脑卒中在4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者数量达1242万,全国平均每10秒就有一名患者发病,每28秒就有一人因此死亡;同时,即使患者经救治后得以存活,也存在较高的后遗症风险,后遗症患者占比达75%,重度残疾的患者约占40%,进而导致自理能力大幅减退,造成个人生活质量以及家庭、社会方面的负担。因此,脑卒中发病后的康复护理极为重要。但对于大部分患者家属而言,在居家照护时容易不知从何做起,那么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常见的脑卒中康复护理措施。

一、生活起居护理

(一)家庭环境

尽量将患者安排在朝阳的居室,确保室内通风、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地面保持干燥无水渍,尽量避免摆放障碍物;为患者准备防滑鞋具,在其下床行走、如厕时,做好陪护;确保患者远离热源,避免洗澡水温过烫,以不超过42℃为宜。床铺高度以患者坐于床旁时,双脚刚好能碰到地面为宜,宽度则结合其生活习惯、康复训练需要合理把控,有条件者尽量加装床栏,避免发生坠床等意外。

(二)口腔护理

1.患者康复期间往往卧床时间较长,抵抗力较差,而口腔内是细菌大量滋生的场所,因此保护者应当协助患者清洁口腔,如佩戴活动性义齿(即假牙),应取下后清洗。

2.如患者尚存自理能力,应鼓励其自主完成漱口等简单的清洁护理,既可预防感染,又可锻炼其自理能力。

3.如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每次就餐后照护者应检查、处理口腔食物残渣,避免引发炎症或造成误吸。

(三)皮肤护理

在确保床铺整洁无褶皱、异物的同时,注意每间隔2小时协助患者完成翻身活动,避免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压,注意不可采取直接拖、拉、推等动作,以防损伤皮肤。有条件者可购入家用充气式防褥疮床垫,做好皮肤保护。

(三)饮食护理

1.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的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低盐低脂、清淡好消化,同时忌食肥甘甜腻、生冷辛辣制品,尤其注意严格戒除烟酒,以免影响康复效果,甚至导致病情复发。

2.如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在保证上述饮食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当循序渐进地增加食物黏稠度以及每餐食量,以少量多餐为宜。

二、康复训练

(一)良肢位摆放

每间隔2小时随机患者完成体位变换,交替采取

1.仰卧位

患者头下、患侧肩后部、臀部、下肢垫放枕头;

2.健侧卧位

头下垫枕;患侧肩部前屈90°~130°;肘、腕关节自然伸展;髋、膝关节半屈曲;下肢呈踏步姿势;

3.患侧卧位

头下、躯干垫枕;肩关节前屈90°到130°;肘关节自然伸展,掌心朝向床面;髋关节自然伸展,膝关节稍屈;健侧上肢自然摆放,下肢垫放枕头,呈踏步姿势。

(二)被动运动

主要包括肩关节屈曲伸展、前臂旋前旋后、指掌关节伸展屈曲、拇指外展、髋关节屈曲/内旋/外展、踝关节背伸等运动。注意确保在患者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按照近端大关节—远端小关节的顺序,同时可配合患侧肢体按摩,加强肌肉萎缩预防。

(三)主动运动

1.床上翻身

患者十指交叉,上肢尽量伸展,做上举、侧转等练习。练习自主更换体位,保持双手交叉,按照手—头—躯干的顺序进行体位变换,每日反复练习。

2.桥式运动

患者取仰卧体位,上肢自然摆放,双腿屈曲,两脚踏于床面,尽量抬起臀部,坚持一段时间(视患者自身情况而定)后,再缓缓恢复常规仰卧体位。后续患者可循序渐进开展单桥运动,即仅用患侧下肢练习。

3.坐位训练

患者在床旁或座椅上保持静坐位,髋、膝、踝关节均屈曲90°,两脚踏于地面,中间间隔一脚宽,双手置于膝上或以健侧上肢进行支撑。照护者做好协助,指导患者调整至训练体位后松手,待其倒下后再进行协助,反复练习。

4.站位训练

协助患者站立,告知其上肢自然垂放,循序渐进脱离支撑辅助,自主保持站立位。但患者能够达到静态站立后,指导其逐渐将重心移向患侧。

5.步行训练

在患者能够达到自动态占位平衡后,协助其开展步行训练,注意以少量多次、循序渐进为宜。

(四)作业训练

主要包括上肢及手部功能训练与日常活动能力训练等,可使用滚筒、磨砂板等辅助工具,指导患者进行剪纸、系鞋带、拧螺丝等活动,并且鼓励患者尽量自主完成进食、更衣等生活活动。

三、心理护理

患者发病后由于身体的不适以及自理能力的降低,容易出现自卑等负性心理情绪,导致性格变得暴躁易怒,因此家属应当多给予理解、包容与尊重,尽量为患者提供和谐温馨的居家康复环境。日常生活中家属还可陪伴患者聊天、看电视或做手工,对其注意力予以分散,起到放松舒缓心情的作用。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脑卒中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