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信使”:登革热的避祸诀窍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登革热诊断和治疗指南》明确指出,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登革热输入病例报告覆盖各省,广东、云南等南方省份常出现本地暴发或流行。该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常年发病,我国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登革热诊断和治疗指南》明确指出,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登革热输入病例报告覆盖各省,广东、云南等南方省份常出现本地暴发或流行。该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常年发病,我国
夏秋季雨水增多,蚊虫进入活跃期,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的登革热也进入高发季。这种急性虫媒传染病虽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部分人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掌握科学防范方法至关重要。一、“蚊虫信使”的传播特性与登革热的发病细节(一)“花斑蚊”:登革热病毒的专属传播媒介登革热病毒依赖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疟疾是由被疟原虫感染的蚊子叮咬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按照感染原虫种类主要有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和恶性疟等。这个古老的传染病已经与人类缠斗万年之久,人们至今依然无法完全摆脱,疟疾仍旧在全球广泛流行。根据《世界疟疾报告2023》(下称《报告》),2022年全球疟疾病例总计约2.49亿例,其中死亡病例为60.8万例。经过几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