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心里健康 老年抑郁可能藏在身体不适后

老年抑郁可能藏在身体不适后

张建刚
2025年09月10日 1438

七十多岁的王某,老伴去世后独自生活,先是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腹胀、胸闷心慌等症状,体重下降、睡眠差,跑遍消化科、心内科等科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治疗也无效。直到他唉声叹气、拒绝打麻将、失眠加重,家属才带其就诊精神科,被诊断为老年期抑郁障碍,经五周住院治疗后临床痊愈。

老年抑郁可能藏在身体不适后

什么是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首次发病于60岁及以上,以持久抑郁心境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是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之一。其患病率为5%-15%,女性多于男性,且随躯体疾病发生率增加而升高。它具有复发率高、自杀自残率高、认知功能下降等特点,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

老年抑郁症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生化、心理社会等因素相关。此外,家庭结构改变、亲友变故、社交圈缩小、心理承受力下降、应激事件增多、慢性躯体疾病等,都是重要诱发因素。

如何识别老年抑郁症

常见临床表现有:情绪低落,常说“没意思,心里难受”,对外界无动于衷;兴趣丧失,不愿社交娱乐,甚至闭门独居;精力下降,疲乏无力,重者终日卧床;自我否定,有内疚、绝望感,甚至想到自杀;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入睡困难、早醒或嗜睡;伴有心慌、恶心等躯体不适;记忆力、计算力等认知能力下降。且老年患者常以躯体不适为先,反复就诊综合科室。

怎样预防老年抑郁症复发

老年抑郁症的复发率高于年轻患者,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饮食上,应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为主,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家人要多陪伴老人,给予情感支持,帮其拓展社交圈;坚持规律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能有效减轻抑郁症状;家属还需协助老人规律服药,避免漏服、擅自停药,定期与医生沟通用药情况。

老年抑郁症不是“老糊涂”“小心眼”,而是一种需要科学对待的疾病。只有早识别、早治疗、早预防,才能帮助老年人摆脱抑郁困扰,拥有健康晚年。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老年抑郁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