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明亮双眼,自信生活:上睑下垂整形全解

明亮双眼,自信生活:上睑下垂整形全解

戴艳丽 辽宁爱尔眼科医院
2025年07月02日 12页 792 海报 复制链接

上睑下垂(ptosis)是指由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疾病导致的一类眼睑疾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眼睑低垂。排除额肌作用下,上眼睑缘遮盖角膜>2mm即可诊断。

上睑下垂的病因分为:

1、先天性:绝大多数上睑下垂是因为提上睑肌发育不良,或支配它的中枢神性和周围性神经发育障碍,单侧约为75,双侧25%,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疾病。

2、后天性:包括腱膜性、外伤性、神经源性、肌源性及机械性等四种,其中腱膜性最常见,肌肉性以重症肌无力引起者多见。

3、癔病性:癔病可能引起上睑下垂,表现为双上睑突然下垂或伴有癔病性瞳孔散大,有时压迫眶上神经可使下垂突然消失。

上睑下垂的主要症状为上眼睑部分或完全不能抬起,导致上睑下缘遮盖角膜上部超过角膜的1/5。具体症状包括:

1、上睑位置下垂,正常人双眼平视时上眼睑仅盖住角膜上缘下1-2mm,根据上睑遮盖瞳孔的程度来判断上睑下垂的程度。轻度:为上睑遮盖瞳孔1/3、中度为上睑遮盖瞳孔1/2、重度为上睑遮盖瞳孔2/3。

2、病眼眉毛较健侧高,额纹加深。

3、双侧下垂者常需仰头视物,形成特殊体态。

上睑下垂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矫正,目前国内外上睑下垂的手术矫正方法可归纳为以下3大类:

1、利用提上睑肌力量的手术

适用于提上睑肌功能尚未完全消失的轻中度上眼睑下垂者,提上睑肌为提举上睑的主要肌肉,也是引起上睑下垂的主要原因,因此利用提上睑肌的力量,如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或折叠等方法来增强提上睑肌的力量,无论从解剖还是生理来讲都是更为理想和符合生理的。该手术方式维持了上睑生物力学的矢量方向,促进术后恢复及整体美感。

2、利用额肌力量的手术

适用于中度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肌力在中等以上的先天性或后天性者。主要为利用额肌的力量提拉上睑,从而矫正上睑下垂。

(1)额肌瓣悬吊术,适用于任何类型上眼睑下垂,特别是重度的上眼睑下垂患者。传统术式是在眉上1.5 cm处制备矩形额肌瓣,通过眶隔后隧道固定于睑板中下缘。额肌瓣弹性良好,动态悬吊可改善瞬目次数和眼睑闭合状态,具有稳定的远期效果。但额肌的收缩(由面神经支配)只能机械性垂直向上抬起眼睑,改变了眼睑生理运动方向,造成双眼协同性紊乱;肥厚的额肌瓣转移至眼睑易造成上睑臃肿及活动度降低;额肌力量过大时会出现眼睑闭合障碍、迟滞等现象。而后医生从多方面对传统术式进行改良,采用扇形、弧形、倒梯形的额肌瓣进行功能矫正,并发症及远期复发率皆低于矩形皮瓣。该手术利用额肌的力量来提升上睑,效果持久可靠,还能形成自然的双眼皮。

(2)间接利用额肌力量,此类术式利用悬吊材料连接额肌与睑板。悬吊材料主要包含:自体阔筋膜、颞深筋膜、自体掌长肌腱、其他异体材料,如硅胶、膨体聚四氟乙烯、尼龙、聚酯缝合线、涤纶网织材料等。目前众多研究继续在探索悬吊材料的使用以及手术方式的改进,以求降低并发症的同时追求更好的美容效果。

3、联合筋膜鞘(conjoint fascial sheath,CFS)悬吊术

该术式是当前新兴的重度上睑下垂矫正方案。CFS附着于结膜穹隆部,具有较强的弹性,保留上睑提肌原有的功能有利于上睑闭合;增加来自上直肌的动力来源,保证足够的上睑提吊力量,且神经支配与生理性一致,眼球运动协调;睑板前未增加其他组织,术后重睑形态自然、不臃肿;解剖范围缩小,术后形成的瘢痕小,恢复时间缩短;CFS的位置固定,有利于矫正不足或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具有很强的可重复性。

上睑下垂术后需要注意什么呢?

1、保持角膜湿润:上睑下垂手术后患者会出现闭眼不全,角膜暴露在空气中。为了保持角膜湿润,白天可以采取点眼药水的方式;休息时,一定要在患者闭合不全的部分涂满眼膏,保护角膜。眼睑未完全闭合前,减少外出或佩戴保护镜外出,减少灰尘及异物对角膜的损伤。常做瞬目运动和眼球转动,有利于眼睑闭合功能恢复及泪膜的形成,防止角膜干燥。  

2、伤口包扎及观察:术后眼部需包扎3-5天,换小纱布覆盖7天。局部观察有无角膜刺激症状,如有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注意敷料包扎是否完整、保持术区敷料干燥整洁,注意有无血肿,压迫神经,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

3、注意用眼卫生:禁止揉眼或者过度哭泣;少看电视、电脑及书籍,尽量闭眼休息。

4、术后随访:术后需定期随访,遵照医嘱严格执行。

上睑下垂的整形外科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下垂程度。通过专业的诊断和合理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眼部外观和视觉功能。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上睑下垂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