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得了结膜炎注意什么,正确护理很重要

得了结膜炎注意什么,正确护理很重要

刘明春 泸州爱尔眼科医院
2025年07月02日 32页 3238 海报 复制链接

结膜炎属于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结膜是覆盖于眼睑后和眼球前的一层半透明黏膜组织,一旦遭受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又或者碰到花粉、烟雾、风沙等外部刺激,便会引发炎症,患病之后,眼睛会出现多种不适状况,像畏光、流泪、眼部发痒、有异物感,同时还可能出现分泌物增多、眼睑红肿等症状,对日常生活以及视力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1.温柔呵护双眼,做好眼部清洁护理

结膜炎乃是结膜受到微生物侵袭或者外界刺激而引发的炎症,一旦患上这种病症,眼睛便会出现如畏光、流泪、痒及异物感等不适症状,在这个阶段,眼部护理显得非常关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用手去揉搓眼睛,因为手上会携带大量细菌,揉搓眼睛会致使这些细菌趁机进入眼部,加重眼部感染。

日常清洁时可以准备无菌的医用棉签,蘸取无菌生理盐水后,从内眼角开始向外眼角轻轻擦拭,以此来帮助清除眼部分泌物,另外要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每用眼30分钟,就应当望向远处5分钟,凭借这种方式放松眼部肌肉,让疲惫的双眼得以舒缓。

2.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强光刺激眼睛

当患上“结膜炎”之后,眼睛会处于一种高敏状态,此时外出活动很有可能会加重眼表炎症,外界环境繁杂多样,空气中如灰尘、花粉以及烟雾等各类物质,极易对眼睛产生刺激,加重炎症反应,强烈的紫外线和可见光照射,可显著诱发或加剧畏光、流泪及异物感等症状。因此在结膜炎活动期,建议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应采取有效防护举措,如:佩戴防护眼镜,选择具有防护标识的神色镜片,有效阻挡紫外线和强光,减少畏光症状,营造柔和视觉环境;规避高风险环境,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如商场、密闭交通工具等),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

3.合理补充营养,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当结膜炎发作时,机体免疫系统处于激活状态,正积极应对病原体(病菌、病毒或过敏原)。此阶段对能量和特定营养素的需求增加。均衡、充足的营养摄入是支持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和加速康复的重要基础。推荐饮食策略如下:

①保证充足能量与基础营养,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以全谷物(如燕麦、糙米、藜麦)为主食,其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为免疫活动提供持续能量,并支持肠道健康。

②强化抗氧化维生素与眼部营养素,摄入新鲜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西兰花等,维生素C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它增加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趋化性与吞噬功能,并支持皮肤/粘膜屏障完整性。摄入胡萝卜、南瓜、菠菜、甘蓝等,维生素A及类胡萝卜素对维持眼表上皮细胞的健康与完整性至关重要,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色素和维持粘膜屏障的关键成分,类胡萝卜素是其前体,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③保障优质蛋白摄入,蛋白质是抗体、免疫细胞合成及受损组织修复的核心原料,选择适量摄入瘦肉、鱼类、蛋类、豆类、低脂奶制品,确保摄入足量必需氨基酸。

4.严格遵医嘱用药,规范治疗促康复

不同类型的结膜炎(如细菌性、病毒性、过敏性其致病机制不同,处方药物亦存在显著差异。规范用药操作指南如下:

①手部清洁:用药前务必彻底清洁双手。

②体位: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后仰,暴露结膜囊,眼睛向上看,用干净手指轻轻向下牵拉下眼睑,形成结膜囊。

③滴药:手持药瓶,瓶口避免接触眼睑、睫毛或眼球表面,在距离眼表约1-2厘米(确保不接触)处,将1滴药液滴入下眼睑形成的结膜囊内。通常单次1滴即可,过量易溢出浪费并增加全身吸收风险。

④药物分布:轻轻闭合眼睑,避免用力挤眼。可缓慢转动眼球 或轻压鼻根部泪囊区(尤其含激素或特殊药物时),以促进药物在眼表均匀分布并减少全身吸收。

⑤关键用药原则与警示:严格遵医嘱,按处方频率和疗程用药,即使症状(如发红、分泌物)已显著缓解;严禁自行调整剂量或提前停药。避免污染:操作全程保持手部及药瓶/管口清洁,药液/膏体一旦接触眼表或皮肤,该次接触后瓶口/管口即视为污染。用药间隔:若需使用多种眼药,滴眼液间隔至少5分钟;眼膏通常最后使用(因其可形成药膜屏障)。 及时复诊:症状未缓解、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如视力下降、剧烈眼痛)时,需立即复诊。

结膜炎护理的核心要素严格执行眼周清洁操作与落实日常防护措施,是结膜炎护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些措施直接关乎有效减轻患者眼部不适症状、最大限度降低继发感染风险、为眼表组织创造有利的愈合环境等,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结膜炎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