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警惕身边的“沉默杀手”——骨质疏松症

警惕身边的“沉默杀手”——骨质疏松症

陈铖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4年11月27日 24页 5699 海报 复制链接

目前骨质疏松症是我国威胁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在早期自身并不会有什么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大多都是在发生严重症状时才能被发现,所以将其称之为“沉默的杀手”。

警惕身边的“沉默杀手”——骨质疏松症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其成因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和骨质量的下降,以及骨微结构的破坏。这种病理变化导致骨骼的脆性增加,进而使得骨折的风险显著上升。

二、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此类型主要影响女性群体,通常在绝经后的五至十年内出现。由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显著降低,导致骨代谢失衡,骨吸收增强,进而引发骨质疏松。

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此类型多见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骼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骨形成减少而骨吸收增多,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此类骨质疏松症在青少年时期即可出现,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生长发育异常、营养摄入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包括影响骨代谢的各类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以及药物作用(如激素类药物)和其他已明确的致病因素。

三、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1.疼痛

腰背部疼痛是常见现象,占据约70%至80%的比例。疼痛以脊柱为中心,向两侧辐射扩散,常难以精确判断疼痛的具体位置。在直立状态下进行后伸动作、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时,疼痛感受会明显增强。

2.驼背

在疼痛症状显现后,一旦胸腰椎发生压缩变形,患者可能会呈现驼背的状态。

3.骨折

常见的骨折部位主要有脊柱、髋部以及前臂远端,对于老年人而言,骨折的严重性可能导致其残疾。其中髋部骨折尤为严重,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致残率和致畸率均超过半数。

4.呼吸功能受损

骨质疏松患者一旦发生胸部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将引发肺活量显著减少,进而可能表现出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警惕身边的“沉默杀手”——骨质疏松症

四、如何治疗骨质疏松症?

1.药物治疗

(1)钙剂:钙元素的充足摄入对于达到理想的骨峰值、减缓骨流失速率、优化骨矿化过程以及维护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应尽力通过饮食确保钙元素的足够摄取。

(2)维生素D: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对于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加速骨骼矿化过程、保持肌肉力量、提升身体平衡能力以及降低跌倒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若体内维生素D不足,可能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加剧骨骼中钙的流失,进而可能诱发或加重骨质疏松症状。

2.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药物能增强骨密度,提升骨骼质量,减少骨折风险。通常优选具有广泛抗骨折作用的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等。

五、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1.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病症,既可通过预防加以规避,也可通过治疗加以改善。因此,不论年龄大小,都应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意识。

2.摄入富含钙质、低盐分以及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建议多食用牛奶、豆制品、鱼类、蔬菜、虾皮、虾米、猪牛羊骨、芝麻酱、蛋类、核桃、花生以及各类坚果等食品。

3.每日应保障至少30分钟的充足阳光照射,这对于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以及钙质的吸收至关重要。

4.在身体状态允许的前提下,应合理安排锻炼,坚持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负重练习,如步行或慢跑等,这些活动有助于提升骨骼的坚韧度。

5.吸烟行为会提高骨折发生的风险,而过量饮酒同样不利于骨骼健康,因此建议戒烟并避免酗酒。

6.为维持骨骼健康,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量减少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

7.跌倒是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原因,占比超过90%,预防跌倒成为预防骨折的关键措施。

8.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尽早前往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至关重要,尽管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在任何阶段开始都不晚,但早期发现并治疗将带来更为显著的效益。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骨质疏松症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