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胃镜检查前后,护理细节全知道

胃镜检查前后,护理细节全知道

周彦君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2025年08月20日 23页 2708 海报 复制链接

胃镜检查作为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金标准,通过高清成像技术直接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结合靶向活检与内镜下干预,为炎症性病变、消化道肿瘤及早期癌变的精准诊疗提供关键依据。其临床价值不仅在于病变的形态学评估,更可实现病理学诊断与微创治疗的同步完成,显著提升消化系统疾病的检出率与治愈率,是现代消化病学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手段。

一、检查前的准备:科学规划,降低风险

饮食调整与禁食要求:检查前6-8小时禁食、2小时禁水:上午检查者前晚8点后禁食水,下午检查者可早餐饮少量糖水后禁食。前1-2天宜食低渣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纤维、油腻及带籽食物;幽门梗阻者需提前2-3天禁食并洗胃。

药物管理与病史告知: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者需提前3-7天遵医嘱停药,糖尿病患者调整降糖方案,高血压患者检查日可少量水送服降压药。须主动告知医生完整病史及钡餐检查史(需间隔3天以上)。

心理准备与物品准备:检查可能引起不适,可通过深呼吸或与医生沟通缓解焦虑。选择无痛胃镜需签署麻醉同意书,并有家属陪同。检查前请取下假牙、眼镜、首饰,穿着宽松衣物。

二、检查中的配合:放松身心,主动沟通

体位与呼吸配合:检查时需采取左侧卧位,双腿微曲,头部略前倾。护士会协助放置口垫,患者需轻轻咬住口垫,避免吞咽唾液。胃镜插入时,需保持均匀呼吸,避免屏气或挣扎。当镜身通过咽喉部时,按医生指令做吞咽动作,有助于胃镜顺利进入食管。

不适感的应对:胃镜检查可能引发恶心、咽喉异物感或轻微腹胀,属正常反应。若感到明显不适,可通过手势示意医生,切勿强行咳嗽或拔出口垫。无痛胃镜因使用麻醉药物,患者在睡眠中完成检查,术后需在复苏室观察30分钟以上。

三、检查后的护理:观察症状,科学恢复

饮食恢复与禁忌:检查后因咽喉麻醉未退,需禁食2小时。无活检者可先饮少量温水,无呛咳后可逐步进食温凉流质(如米汤、粥)。若取活检,应禁食4小时,之后进食半流质,避免辛辣、过热、粗糙食物,以减少出血风险。

症状观察与并发症预防:术后可能出现咽喉不适、声音嘶哑或轻微腹胀,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若发生呕血、黑便、剧烈腹痛、持续腹胀、发热或心率异常,需警惕出血、穿孔、感染等风险,应立即就医。

活动与复查建议: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高空作业,无痛胃镜者尤需注意。取活检者1周内禁烟酒及刺激性饮食,2周内避免高强度运动。如需复查(如息肉切除),请遵医嘱按时进行,并保留既往报告以供对比。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与基础疾病患者:针对老年人与基础疾病患者,胃镜检查中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重点防控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风险。术后需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深静脉血栓和谵妄;心脑血管疾病者应警惕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糖、防感染,并采取个体化护理策略。

无痛胃镜的特殊护理:无痛胃镜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靶控输注,术中监测BIS值维持40–60,老年及肝肾功能不全者调整剂量。术后观察30–60分钟,评估Aldrete评分≥9分,预防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处理低体温。离院需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无吞咽困难,24小时内避免驾驶,饮食逐步过渡,出现黑便或呕血及时就医。

结语

胃镜检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与细致配合。从前期科学准备到术中默契协作,再到后期精心护理,每个环节都关乎检查质量与康复效果。充分了解相关注意事项,不仅能有效缓解紧张情绪,更能最大程度保障检查安全。通过规范化的流程管理,让这一重要的诊疗手段更好地服务于健康需求,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守护消化系统的健康防线。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胃镜检查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